第三節 產后(產褥期)的生理特點
產后又稱“產褥期”,是指分娩結束后,產婦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需6~8周。由于分娩時的創傷與出血,以及產程中用力耗氣,使產婦氣血驟虛。因此,產后可出現畏寒怕冷、微熱多汗等虛癥;同時,分娩后子宮收縮而有腹痛及排出余血濁液等“瘀血”,故產褥期的生理特點是“多虛多瘀”。
惡露是產后自子宮排出的余血濁液,先是暗紅色的血性惡露,即紅惡露,持續3~4日;后漸變淡紅色,量由多漸少,稱為漿液性惡露,持續7~10日;之后逐漸為不含血色的白惡露,持續2~3周干凈。如果血性惡露持續10日以上仍未干凈,應考慮子宮復舊不良或感染,應當就醫診治。
順產者產后30分鐘即可在產床上首次哺乳,令新生兒吮吸乳頭,以刺激乳頭盡早泌乳,促進母體宮縮,減少產后出血,建立母子親密感情。同時讓嬰兒吮吸初乳,增強抗病能力,促進胎糞排出。哺乳期大多月經停閉,少數也可有排卵,月經可來潮,故要采取工具避孕法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