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思維訓練手冊
- 雷南燕
- 1800字
- 2021-06-21 17:54:08
第三節 怎樣提升專注力
專注力是記憶之門,所以在訓練記憶力的同時,專注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在我身邊訓練記憶力的人,包括我自己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在我開設學習記憶力師資班的時候,有個六年級孩子媽媽也過來學習,后來覺得方法不錯,就送孩子去參加專業的訓練。訓練兩個月后,孩子因小升初中斷了訓練,但是,后來他媽媽告訴我們,孩子的專注力提升了很多,做作業不再東張西望的,期末考試的成績是班級第一。
在訓練過程中,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我們會做很多事情,保證每個人都以最專注的狀態進行訓練和考試。這種習慣會自然地保持和延伸到生活和學習中,將我們的大腦思維帶入良性循環:專注力可謂進入記憶之門,反過來,記憶力訓練也能夠不斷加固這扇門。
找到提高記憶力的最大動力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提升自我的學習能力。在我的記憶力課堂上,我詢問得最多的是孩子是否感興趣,學習記憶法的目的又是什么。為什么我要問這么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果孩子感興趣并且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么,那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我曾經用三個月的時間培養一個初二學生成為世界記憶大師,對于孩子來說,這真是很不容易的。而這個孩子之所以能夠做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非常感興趣,并且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學,整個訓練的過程中都比其他的孩子更加認真和專注。
為什么要學習記憶法?孩子的答案沒有相同的,有的是為了參加比賽,有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記憶力,有的是為了擁有更好的成績,等等。當孩子表達了自己的興趣并且告知了目的以后,就需要和孩子細致地溝通,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需要制訂怎樣的訓練計劃,為此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孩子對于記憶法的興趣起點,往往就是最強大腦選手們的精彩表現,但這只是一個誘因,不足以支撐孩子一直訓練下去。真正讓孩子感興趣并愿意堅持訓練的是記憶力訓練和傳統學習方法的區別。記憶力訓練注重調動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讓孩子們自己成為導演,不斷地編導自己的故事,這個過程好玩又充滿創造力,讓孩子不斷地學習成長起來。
打造良好的訓練環境
關于良好環境的重要性,我想借我自己的訓練經驗來講述。2015年10月之前,我經常出差,所以訓練的環境都是在候機室或上下課的間隙,效果不是特別好。10月之后很多課都結束了,我回到訓練基地想和其他選手們一起訓練,但他們已經在這里訓練了大半年,水平都比我高很多,所以訓練也不是很緊張了。那天我走進訓練室的時候,教室里面沒有幾個人,并且前后門都沒上鎖,不斷地有人進進出出。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人員進出的干擾比在開放環境中對我的影響更大。因為其他伙伴的水平已經很不錯了,不管是訓練的專注度還是訓練的強度,我都要比他們更嚴苛,才能在11月的城市賽中晉級。為了擁有更好的環境,我果斷地選擇離開那里,回到家里開始一個人訓練。
手機可以說是最妨礙我們形成專注力的通信工具。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還小,非常喜歡玩手機,稍微大點的孩子喜歡拿著手機聊天。該怎么辦呢?
一個人的訓練環境雖然安靜,但仍然不是最好的環境,有的時候為了放松而拿出手機看看,不經意間就浪費了大量時間。在第一階段訓練期間,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督,我在訓練上沒有什么成果,反而把當時最火爆的電視劇看完了,更為嚴重的是心中的愧疚感讓自己沒有信心繼續訓練。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專注于當下的訓練,我把手機關機并且鎖在另一個房間的抽屜里,如果我想拿手機,就要走到另一個房間找鑰匙然后開鎖開抽屜,給手機開機……面對這一系列麻煩的事情,我自然就很少拿手機出來了。父母對待孩子玩手機的事情,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和孩子定好規矩,什么時間完成什么事情才可以玩手機,無規矩不成方圓,該嚴厲的時候還是需要嚴厲的。
如何處理外部噪聲的干擾
在我訓練的地方,樓下就有一家超市,超市門口天天播放著兒童玩具車的音樂,非常吵鬧,嚴重影響了我的專注力。我該怎么辦呢?我購買了防噪聲的耳機,戴著耳機訓練了好幾個月。在這里需要提醒一下,開始戴耳機的時候很不習慣,戴久了也容易耳朵疼,所以,進行記憶力訓練一定要尋找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實在沒有條件,就參考我的方法,戴上防噪聲耳機,這樣外面的一切雜音都和你無關了。
書桌上擺放的東西以需要為準,不需要的東西一概清除掉,讓桌面保持干凈整潔。我訓練時的桌子面對墻,側面是窗戶。墻壁上貼滿了我寫的一些訓練感悟,窗戶能夠讓我保持頭腦清醒。書桌上最好準備好水杯,避免每次喝水都要跑來跑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