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聰明人都在用清單
- 舒婭
- 1841字
- 2021-06-21 17:55:13
雜亂無序的日子,總是“忙盲?!?/h2>
Luna在一家網絡公司任職,和多數北漂一樣,日子過得辛苦而忙碌。
早上7點到9點,起床、洗漱、吃早餐;快步走到公交車站,隨著擁擠的人群擁上車,偶爾幸運趕上個座位,通常都是找個角落站著,一路搖搖晃晃地到公司。
9點之后,真正的忙碌才剛剛開始。坐在電腦前,儼然雕塑,幾乎不動彈,到了下班點,往往是一堆事情還沒做完,加班又成了必然的選擇。
待夜幕降臨,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回家的公交車,晚飯胡亂吃上幾口,就已經很晚了。第二天,再重復類似的生活。即使到了周末,工作也占據了一大半的時間。
Luna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可放眼望去,這個城市里有太多和自己一樣的人,生活被塞得滴水不漏,似乎永遠都有忙不完的事。她內心很羨慕那些可以輕松踏上旅途、把日子過得細致而精致的人,可一想到生存的壓力、未來的種種不可知,危機感便油然而生,縱使不愿意,也只好逼迫著自己向前。
就算是這樣辛苦,Luna的生活卻并沒有因此發生什么改變,做了5年的北漂,依舊租住在城中村,做著公司里不起眼的文員工作,就連薪水也只比最初多了2000塊錢,遠遠趕不上物價瘋長的速度。
站在清晨的立交橋下,往來的車輛熙熙攘攘,寬闊的馬路似乎已經容不下這物欲橫流的人群。公交站牌前,是一張張焦急的面孔和一雙雙眺望的眼,大家都在等車,等待承載他們并縮短地理距離的機器。有時,Luna會覺得,自己也是這個社會上忙碌的機器,一個被時代和光陰不斷驅趕的機器。
在城市的另一個角落,G先生也和Luna一樣,對眼下的生活和自己的現狀感到厭倦和不滿,覺得自己像個陀螺。
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尤其趕上下雪或大風的天氣,更是讓人貪戀被窩的溫暖。G先生經常因為畏懼天冷而多賴床十來分鐘,起來后利用僅有的20分鐘時間,匆忙地洗漱、穿衣服、吃早點,時間相當緊迫。
在這混亂的20分鐘里,他有時會不小心被刮胡刀劃傷,有時會打翻熱牛奶,甚至有時會穿兩只不一樣的襪子……還有好幾次,他因為著急趕路,搶過路口而加速行駛,險些和其他車發生剮蹭。
清晨的這一幕,就如同一場混亂的戰爭。終于,抵達單位,坐在工位上,剛想長舒一口氣,卻發現把重要的文件落在門廳柜上……工作還沒有正式開始,他已經焦頭爛額、煩躁不安了。
無論是Luna還是G先生,他們都不是簡單的個案,而更像是城市中某一類人的縮影。Luna每天穿梭在城市中,努力找尋一塊立足之地,可忙忙碌碌多年,卻發現自己收獲甚微,如同在原地踏步。G先生每天也在為生活打拼,卻總是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混亂的狀態變成了最為嚴重的內耗。
不可否認,進入信息時代后,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天接觸的信息量大幅增加,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職場中人,通勤路上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繁重的任務量也成為家常便飯,一不留神,就變成了時刻不停轉的陀螺。可縱然忙不停歇,卻依然感覺身后還背負著一堆事務,沒有盡頭,更沒有所謂的成就感。
混亂無序的生活狀態,每天都在忙碌,內心卻沒有方向,甚至不時地感到焦慮和迷茫。這樣的忙碌,究竟是為了什么?既沒有看得見的收獲,也沒有休閑的生活,還時刻擔心被殘酷的競爭淘汰出局。
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混亂不堪的生活狀態終結?有沒有什么方式,可以讓人不再忙而無獲?這是每一個Luna和每一個G先生都在苦苦找尋的答案。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會想到,為自己列一份清單,讓它去指引自己實現有序和自由。
以G先生慌亂的“清晨之戰”來說,我們每天的時間都是有限的,這就需要進行合理的安排,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里有序地完成更多的事情。比如,早起把牛奶放進微波爐,設置加熱1分鐘;然后,可以去洗漱,待洗漱完畢后,牛奶也已經加熱好,配上簡單的吐司面包、一點水果,就是一份豐盛的早餐。吃早餐的時候,思考今天要做的工作,按照難易程度或緊急狀態來排序。吃過早餐后,思考有哪些重要文件必須帶,把它們裝進公文包……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混亂,也不容易出岔子。
Luna缺少的是一份對生活和職業的規劃,以至于忙忙碌碌好幾年,除了年齡在增長,其他的一無所獲。這就如同,你心中沒有目的地,無論走到哪兒,似乎都是錯的;你不知道想要什么,又如何去判斷得失呢?
一位哲人說過:“手里攥著千頭萬緒,但是一次針眼只能穿過一條線?!边@個比喻非常形象,生活就是萬千事物纏繞起來的麻線團,不列出清單,很容易變得“一團糟”。有了清單,就如同在麻線團中找到了一根線頭,可以讓混亂無序變得井井有條。
清單就像一把梳子,可以把生活理順,把工作理順,幫我們建立內在的思維秩序,從此告別瞎忙和迷茫的混亂狀態,繼而把整個人生都理順。這,難道不是你想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