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孩子到了5~6歲以后,作為家長的你是否發(fā)現(xiàn):孩子好像比以前話更多了,儼然就是一個小話癆,總是追著你問這問那,總把“為什么”掛在嘴邊,好像有問不完的問題;孩子好像不怎么黏人了,以前孩子總是巴不得24小時黏著爸爸媽媽,幼兒園一放學就飛撲到媽媽懷里,現(xiàn)在好像開始習慣獨處了;孩子好像突然想交朋友了,會嘗試著用自己的玩具去博得其他小朋友的歡心;孩子似乎比以前更聰明了,無論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是運算能力,好像都上了一個臺階……其實,這些表現(xiàn)正是這一階段孩子的典型特征。5~6歲的孩子身體素質日益增強,大小肌肉的動作更為靈活,對事物的控制能力明顯提高,并逐漸獲得了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質,初步形成了獨立和合作的意識,語言表達和閱讀能力快速發(fā)展,并樂于用多種藝術方式來表達自我,創(chuàng)造欲旺盛。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5~6歲是兒童心理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孩子正經歷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期,也是從游戲階段向學習階段轉折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孩子也處于人生中第一個十字路口,即將面臨幼升小的關鍵時刻,作為父母要做好角色的轉變,從生活的照料者轉變?yōu)閷W習的輔助者。
其實,很多父母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十分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幼小銜接也空前重視,導致父母在幫助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階段時出現(xiàn)了觀念和方法上的偏差。怎么把握好幼小銜接的“度”,是很多父母和廣大教育工作者正在探討的一個話題。
為此,作為父母,在這一問題上,我們首先應冷靜對待幼小銜接。
如今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幼小銜接班,一些家長看到別的家長將孩子送入培訓班學習,看到別家的孩子開始掌握了小學的知識,就坐不住了。其實,我們沒必要過于焦慮和擔憂孩子起點低,要知道,這一階段的孩子固然要進入一年級,但依然不可以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因為讓孩子接受超前教育,孩子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而害怕學習,甚至厭學和逃學,這對于孩子的學習生涯是不利的。相反,我們應該用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幼小銜接這個特殊階段。父母的淡定和從容,也能幫助孩子在面臨每一個轉折點時冷靜對待。
另外,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在幼小銜接階段,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自覺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而非知識的灌輸,過多地對孩子進行學科知識的提前教授,偏離了幼小銜接的重心。
要知道,小學階段看重的是孩子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如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聽課、是否能適應學校環(huán)境、人際關系如何、能否自發(fā)地學習等。每一個學段的課程都是遵循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設置的,身為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的父母,我們更應該尊重孩子的內在秩序和規(guī)律,跟隨孩子的節(jié)奏。
最后,我們要學會有智慧地愛孩子。一些父母認為幼小銜接就是幫助孩子選一所名校,就是給孩子充足的物質,其實不然。我們教育孩子,不只是要讓他們掌握知識,更要尊重孩子,給他們獨立成長的機會,要讓孩子主動去探索,去經歷,比如帶孩子去大自然走走,去看看社會百態(tài)等,這些學校里做不了的事情,都需要父母的智慧去思考、權衡和行動。良好的品質、性格和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才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
總之,每位家長都要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絕對的掌控者,要主動學習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積極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方法,而非使用一成不變的教育方式,最后,希望閱讀本書的家長朋友們都有所領悟,能掌握啟動孩子心智的那把鑰匙,進而順利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工作。
編著者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