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記憶大師教你學科記憶法
- 崔中紅
- 1212字
- 2021-06-04 19:24:55
第三節 記憶的過程與類型
記憶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種,屬于心理學或腦部科學的范疇。它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的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記憶有多種分類,主要按環境、時間和知覺來分。在記憶形成的步驟中,可分為下列3種信息處理方式:編碼,即獲得信息并加以處理和組合;儲存,即將組合整理過的信息做永久記錄;檢索,即將被儲存的信息取出,回應一些暗示和事件。
《辭海》中“記憶”的定義是:“人腦對經驗過的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識記即識別和記住事物的特點及聯系;保持即暫時聯系以痕跡的形式留存于腦中;再現或再認則為暫時聯系的再活躍。通過識記和保持可積累知識經驗,通過再現或再認可恢復過去的知識經驗。從現代的信息論和控制論的觀點來看,記憶就是人們把在生活和學習中獲得的大量信息進行編碼加工,輸入并儲存于大腦中,在必要的時候再把有關的儲存信息提取出來,應用于實踐活動的過程。
由此我們可以給記憶下一個定義:所謂記憶,就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的過程。
識記是記憶的開始階段,獲得知識經驗的記憶過程;保持是識記過的經驗在腦中的鞏固過程。
再現包括回憶和再認。回憶是指經歷過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來的過程。再認是指經歷過的事物再次出現時,能把它認出來的過程。
我們可以用下面的表格來描述。
記憶的3個基本過程

根據記憶信息保持時間的長短,可將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1.瞬時記憶
瞬時記憶是指個體通過各種感官受到刺激所引起的短暫性記憶。當刺激停止時,信息在感覺中保持不超過2秒。瞬時記憶時,大腦對感覺信息還沒有進行心理加工,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所感知的事物就忘記了。
2.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是指儲存時間不超過1分鐘的記憶。例如,你打電話時,不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查了一下電話簿,記住了那個電話號碼,按數字一個個往下撥,就需要短時記憶。如果你不特別用心記住它,過一會兒就忘記了,再打時還要再查。
短時記憶的容量大約為7±2,意思是說,如果用一組數字來衡量記憶容量,那么這組數字的個數大約是7個,上下誤差一般不超過2個。例如,一組數字4731685296,你以1秒鐘1個的速度讀一遍后便進行回憶,那必定會出錯,因為它超出了短時記憶的容量。這一特性對于我們把記憶材料分成適當的組塊是有一定意義的。
3.長時記憶
信息儲存1分鐘以上直至一生的記憶都叫長時記憶。長時記憶信息的保留是永久的,是印象十分深刻的記憶。長時記憶可以永久保留,但有時也會遺忘。不過這種“遺忘”的信息在適當條件下是能再現的。比如,你學會了騎自行車這種技能,即使20年不騎車,20年以后再騎,除了有些生疏外,騎自行車的基本技能你并沒有忘記。同樣,學會了游泳,即使你長期不游,再過10年甚至20年你還是會游。
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關系表

另外,根據記憶的內容可將記憶分為形象記憶、詞語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根據感知器官可分為視覺記憶、聽覺記憶、嗅覺記憶、味覺記憶、觸覺記憶、混合記憶等。這里不再一一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