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 張瑜編著
- 1338字
- 2021-06-04 14:46:37
三分鐘熱情,終會冷卻下來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多少卓有成就的人都是這樣成功的。宋代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歷時19年才截稿,但那時他已經是老眼昏花,不久就去世了;明代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幾乎跑遍了名川大山,收集了多少資料,耗費了整整27年的時間,才鑄就了這部名著;談遷花了20多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國榷》,不料完成之后書稿被小偷盜走了,無奈之下,他又開始重新撰寫,用了8年的時間才完成。
這些例子都足以說明,無論做什么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嘔心瀝血,竭盡畢生,才能達到成功的巔峰,若只有“三分鐘熱情”,最終你只能一事無成。
在生活中,做事不能只有“三分鐘熱情”,而是需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有所作為。現代社會,不少年輕人在剛開始工作時滿腔熱血,但時間久了就慢慢地懈怠了,最終一事無成。
那些做事只有三分鐘熱情的人,他們似乎還沒有進入真正的角色,有些人甚至對做事很不耐煩,他們的三分鐘熱情就好像是一種預警,預示著他們會放棄,或者被社會淘汰,在更多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在東奔西跑中一事無成。
其實,工作不是僅僅依靠熱情就能做好的,它更需要堅持,堅持,再堅持,而不是只有三分鐘熱情,只有做到了這樣,你才是真正的職業人。我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在生活中,也會經常出現“龜兔賽跑”的例子,有的人成了愛睡覺、對事情三分鐘熱情的兔子,他們總是情緒不穩,一會兒想要奪冠,一會兒想要偷懶,結果造成了三分鐘熱情的現象。而有的人則成為了慢騰騰的“烏龜”,雖然跑得比較慢,但他們情緒和心態都比較穩定,抓住了一個目標就認真地去完成,這樣反而適應了社會的規律,最終奪冠。
古人云:“事當難處之時,只讓退一步,便容易處;功到將成之候,若放松一著,便不能成。”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僅僅依靠三分鐘熱情就可以做好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我們必須要付出時間和代價,甚至是一生的堅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忍耐,堅持,再堅持,等待機會和成功的來臨。
生活中,那些“三分鐘熱情”的人,盡管他們接觸了不同的工作,牽涉了不同的行業,但最終他們不會做任何一件事情,他們只是在獵奇的過程中獲得了滿足,最終,他們將一事無成。相反,那些只做了一件事情,并堅持到底的人,他們在某個行業或某個領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們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有人問著名的組織學家聶弗梅瓦基為什么一生都花在研究蠕蟲的構造上,聶弗梅瓦基回答說:“你可知道,蠕蟲這么長,而人生卻這么短。”的確,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科學研究是無止境的。
簡而言之,如果你想獲得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就必須持之以恒,甚至付出畢生心血,對于成功而言,恒心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