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業時尚化的市場機會
時尚發源于對人體進行裝飾和美化的個人時尚用品與服務,隨后滲透于美食、消費類電子產品、汽車、運動旅游、動漫影視和建筑街景等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促進消費升級、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時尚的發展給企業帶來的機會,一方面體現在時尚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符合國家支持政策;另一方面體現在時尚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務。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時尚通過促進消費升級,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來不斷滿足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時通過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和傳播,極大地緩解了不平衡和不充分發展的問題,是實現和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指出了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增長點的幾個方面。結合文件精神,針對時尚領域的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關系談幾點看法。
第一,促進實物消費不斷提檔升級。時尚領域關注人們的衣食住行的質量和標準,滿足人們的對生活的美好的需求和愿望。它更加強調的是商圈的建設,文化氛圍的建設,以及服務設施、服務模式的完善。它可以通過信息消費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來進一步推動和加強技術研發,推動產品創新和產業化升級,通過創新的發展來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的各類便民惠民生活類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是具有時代特征的價值觀念。時尚領域作為當代文化的具體表現,可以建立和完善綠色產品的多元化供給體系,在生產的源頭供給,綠色商場、綠色飯店、綠色電商等流通性供給方面,以及觀念倡導、宣傳、教育等方面,有巨大的作用空間。
第二,推進服務消費持續提質擴容。這部分內容包括文化旅游、體育性消費、健康養老家政消費、教育培訓托幼消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創新服務模式,如通過社交媒體來實行精準的服務推送。改善客戶服務,增強客戶體驗,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時通過減少創業人才的低效重復活動,使之把時間和精力真正投入到最有價值的創新部分。加快發展現代服務體系。根據國際的標準,促進產業鏈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尤其是在研發設計領域。增強文化內涵,做好文化挖掘工作,推進文化傳播,用文化來架構現代服務體系的核心內涵。在這些服務性消費領域,時尚領域可以結合著自身傳統和現代的優勢,深挖傳統文化的時代性特征,創新服務模式,把傳統文化元素,有效的融入旅游、體育、養老、家政以及幼兒教育領域之中。
第三,引導消費新模式加快孕育成長。時尚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傳播過程當中具有較強的引領性、示范性、追隨性。其時代性和創新性決定了時尚能夠迅速抓住時代元素的核心,提出、倡導、引導并傳播最新的消費模式,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平臺經濟、網絡經濟的發展讓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時尚類消費成為新的消費熱點,以AR、VR為代表的增強消費者體驗、加強情境模式、個性化設計和柔性制造等產業將發展迅速,而時尚領域將會在這些方面更具用武之地。
第四,推動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推動農村居民消費體制升級,不僅僅是三農問題的重要方面,同時也是縮小城鄉居民差距,彌補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矛盾的重要方面。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平衡城鄉之間的消費結構、消費層次的差距,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內容。時尚傳播的三種途徑中,由核心進行發散的傳播模式起到重要的作用。鼓勵和支持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村市場迅速擴展。同時,時尚也可以提煉農村的生態環保、綠色健康的消費模式,同頻傳輸回來,形成良好的城鄉互動,共同發展。這樣也有利于為時尚的發展拓展出新的路徑和融入新的元素。如現在的網紅李子柒,她的作品題材來源于中國人古樸的傳統生活,以美食文化為主線,主要圍繞著衣食住行方面展開,取材農村和山區,向人們展示了古樸、自然的原生態式生活,因其作品中的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態度和正能量的奮斗精神,曾被官方微博等諸多主流媒體表揚(圖5-2)。

圖5-2 時尚的發展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