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尚企業管理
- 李成鋼
- 1817字
- 2021-06-04 15:24:15
二、企業時尚化的驅動力
企業的時尚化,首先要清醒的認識消費需求的這種變化和特征;二是擁抱最新的技術、平臺和渠道;三是用新的思維新的模式,開拓新的業務來滿足消費需求。
首先要清醒地認識消費需求的變化和特征。消費需求的變化主要反映在消費過程中的痛點和盲點上。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類正在進入網絡時代,電子商務以及平臺經濟,極大地豐富了產品和服務市場,人們一般性的消費需求都得到了基本的滿足,同時也衍生了更多的、更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正是在這個時代,壓抑千年的“商業熱情正在井噴”,結合現代科技,在生產領域、流通領域產生巨大的變革,商業模式正在引領商業的創新型發展。而在消費需求的滿足過程中,呈現出邊際效應遞增的現象,即隨著消費者對于商品或勞務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獲得總效用增加的同時,邊際效應也是增加的。邊際效應的這種增加體現在延伸出更多的消費需求上,包括產品和服務本身,也包括銜接供給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渠道和服務條件。這樣在供給的服務過程中,容易發現滿足不了的消費者需求的痛點或盲點,而痛點和盲點恰恰是商家改進服務、創新服務模式、滿足消費需求變化的核心,企業要清醒、敏感而又系統地梳理和認識這樣的痛點和盲點,為改進和創新服務模式、滿足消費需求奠定基礎。
其次,擁抱最新的技術、平臺和渠道。現代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速度、規模和范圍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我們無法預計下一項技術的突破將會在哪兒,也無法精確的判斷技術突破所帶來的商業變革究竟有多大,但我們可以預言,如果不緊跟時代潮流,擁抱這樣的技術、平臺和渠道,我們終將會被淘汰。平臺經濟是基于平臺的經濟現象,它具有開放共享的平臺性效果,而且自帶流量,能夠為企業提供很好的支撐性服務,能夠有效的促進交易、分享信息、充分交流和溝通,具有典型的新時期的現代服務業的特征。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當前我國發展正處于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做大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再次,用新的思維新的模式開拓新的業務來滿足消費需求。創新往往發生在交叉的邊緣地帶。而協同創新是當前互聯網經濟下重要的創新模式,它以合作和分享突破原有不同主體間的壁壘和隔閡,以求同存異的姿態進入全方位多樣化的交流與協作,找尋彼此間的共同目標,從而實現人力資源、資本、信息技術等要素的深入合作。而協同創新的核心就是分享與合作。進行分享與合作的前提,要具備跨界的思想。當某一學科知識無法或無意對某些重要問題進行研究和認識時,采用他山之石的思路加以啟發,可能會得到問題的答案。人類很早就開始進行跨界,形成了很多跨界成功的學科和領域,如化學物理交叉形成的物理化學和化學物理學,化學與生物學交叉形成的生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以及進化金融學等,這些跨界成功而形成的交叉學科和領域極大促進了社會和科學的進步。企業要想具備新思維的模式,開拓新的業務,就要用跨界的眼光去發現機會,用跨界的思維去整合資源,打破思維框架原有的條條框框,放眼更廣闊的領域尋找機遇。例如,二維碼本來使用一組數學意義上的二維空間陣列,由碼詞構成的幾何圖形來表示和存放信息。它區別于傳統的電磁信號信息載體,而是以圖形為載體,是可以完全暴露的圖形,可以嵌印在介質上。二維碼被廣泛應用于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諸如報道注冊或簽到系統、銀行電子支付的支付媒介、信息的識別和追蹤、共享單車的身份識別等,有人感嘆,打敗鎖匠的并不是同行,而是跨界而來的攻擊。本書將在后面解析一些跨界和創新成功的案例。
簡單地說,企業的時尚化是不斷地進行消費需求的創新。即運用創新型的思維模式,結合最新的技術、平臺和渠道來滿足和重新認識消費需求的變化。
時尚產業的發展給傳統企業帶來壓力,也使其增添了使命感。市場的時尚化轉變也給傳統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時尚產業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機會。而企業時尚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時尚企業仍然是一個范圍寬泛、內涵豐富的概念。它來源廣泛,可以來自于各個產業;它不拘一格,可來自于各個類型的企業,任何企業都可以走時尚化路線,也都可以成為時尚企業(圖5-1)。

圖5-1 企業時尚化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