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管教女孩的溝通細節
- 蔡萬剛編著
- 1294字
- 2021-06-04 14:55:22
用溫和的方式幫女孩指出缺點
其實,這位母親的教育方式,在中國很典型,她忽視了女孩的內心是敏感細膩的,對于女孩,也需要區別于男孩的教育方式,她常常以這樣的口吻來教育女孩:
“你這個笨蛋,成績怎么總是在中游徘徊呢!”
“這段時間你確實有進步,不過不要夸你兩句就驕傲呀!”……
“不就是考了前五名嗎,什么時候考個第一名讓我看看!”
這些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對女孩的俯視和責備,女孩長期生活在父母的教訓中,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和激情,而對于父母,他們也只能“唯恐避之不及”。
那么,具體來說,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轉變思想,打破傳統的家長觀念
家長要想與女孩和諧相處,要想使自己與女孩的關系更加親密,讓女孩樂意與自己“合作”。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自己“洗腦”,即打破那種傳統的家長觀念,不是挑女孩的毛病,而是不斷使自己的思維重心向這幾個方面轉移:女孩雖然小,但已經慢慢懂事,她需要尊重;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她具備很多優點;允許女孩犯錯誤,并幫助女孩改正錯誤……
2.放下家長的架子,做女孩的知己
有些家長認為,父母就是要有威嚴,他們為了維護自己在女孩心中的地位,會刻意與女孩保持距離,這讓女孩一回家就感到壓抑、氣氛緊張。
事實上,我們不能過分看重父母這個角色,因為長輩意味著威嚴,意味著經驗,但事實上,在如今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一些情況下,經驗是靠不住的。不把自己當長輩,而是跟孩子一起探索、學習、互通有無,這種做法讓我們在孩子的教育和溝通上變得更加自由和開明。
3.讓女孩“有話能說”,自己“有話會說”
與女孩交流時,我們要堅持一個雙向原則,讓孩子“有話能說”。比如,在和女孩交流的時候,無論她說得是否正確,你首先應該給予贊賞,表揚她給出的意見中的合理性,然后對其中不足的地方給予指正,這樣,孩子才更有膽量和你溝通、更深入地交流。
同時,作為家長,更要“有話會說”,同樣的道理,一味地命令和用道理陳述的效果是不同的,很明顯,后者的效果會更好。如果能用通俗易懂的話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用簡明扼要的話揭示一個復雜的現象,用熱情洋溢的話激發一種向上的精神,孩子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