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做孩子才愛學
- 云朵編著
- 1899字
- 2021-06-04 14:54:29
與孩子談話,是世界上好的教育
現代家庭,代際溝通似乎越來越困難,很多父母感嘆:“現在的孩子真是很不像話,小時候還好,尤其是大一點之后,自己的主意一下子多了起來,好好地同他講道理,他卻不以為然,道理比你還多,有時還把父母的話看成是沒有意義的嘮叨,總之一個字——煩!他嫌我們煩,我們因他的煩而煩,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了。”
問題在哪里?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還是溝通方法的問題?也許孩子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更多的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作為父母,你是否反思過,你是否曾愿意與孩子傾心長談一次呢?當孩子還在襁褓中的時候,你一般會用故事、音樂、聊天來哄他入睡,等他變成兒童了,你是否還愿意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呢?如果在孩子入睡前我們能一起坐下來清理一天的“垃圾”,不讓憂愁過夜,這是不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呢?有一位教育家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如何做到有效的溝通,是我們需要學習與探討的。
在生活中,不少家長并不能和案例中這位父親一樣懂得反思家庭教育,正因為如此,造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的困難。
對此,教育心理學專家建議:
1.找對談話的時機
選擇好的時機進行談話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談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越快解決越好,拖延下去,事情就會難辦得多。
另外,從時間上來說,如果你想和孩子討論一個嚴肅的話題,那么,最好不要在孩子傍晚剛到家的時候,因為上了一天課,他已經很累了,也難以集中注意力聽你說什么,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生理規律告訴我們,下午5點到7點是生理活動最低點,迫切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而晚飯過后,心情逐漸開朗,這是與孩子分享家庭幸福,進行溝通的好時機。
從心理需求來說,在孩子心理上最需要幫助和鼓勵的時候溝通效果會好的多。
2.選擇一個合適的溝通場所
有些父母認為,和孩子說話,當然是選擇家里了,其實,也不一定,如果家中無外人則可,但若有外人在場,則應考慮孩子的自尊心和感受。
那么,什么場合適于和孩子的談話呢?
當然,這也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你想表揚孩子,那么,可以選擇人多的場合,但如果孩子容易自滿的話,則另當別論了。如果是批評孩子,或者問題涉及孩子的隱私,那么,則應該私下溝通。
因為在無第三者的環境中更容易減少或打消其惶恐心理或戒備心理,從而有利于談話的進行。這樣還可以避免當眾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利于孩子說出心里話,加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
另外,如果你需要和孩子靜心交流、和孩子談心的話,則應該選擇一個平和安靜、風景美麗的地方,因為這樣的地方,可以讓彼此心平氣和,情緒穩定,心情舒暢,易于接受對方的意見。例如,利用周末或假期,帶孩子到公園或風景游覽區,一邊游玩,一邊說說悄悄話,這樣的溝通和交流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3.每次只談一個話題
有些父母認為,和孩子說話,機會難得,一定要多溝通。孩子雖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在同一時間內未必能接受父母的很多觀點。另外,與孩子談得太多,也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
總之,父母和孩子溝通,一定要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和環境,這有助于給溝通創造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心平氣和地解決教育問題,同時,父母還應記住,即使再忙,每天都該抽出一點時間來和孩子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