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糾結,讓一切順其自然
生活中,我們經常要面臨兩難的抉擇,尤其是在現在這個信息繁雜的社會中,作出正確的抉擇更不是一件易事,這就需要我們有出色的判斷能力。然而,一些人在作出難以抉擇的決定后,又因為害怕失敗和失去而左右遲疑、當斷不斷,不愿實施,為自己帶來很多困擾。因此,你不妨隨“心”所欲,把一些事都交給自己的心決定,這樣,你便能獲得快樂,獲得好心情。
法國哲學家布里丹養了一頭小毛驢,每天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它。有一天,送草的農民出于對哲學家的景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這下子,毛驢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距離完全相同的干草之間,可是為難壞了。它雖然享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但由于兩堆干草價值相等,客觀上無法分辨優劣,因此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終也無法分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這頭可憐的毛驢就這樣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質量,一會兒分析顏色,一會兒分析新鮮度,猶猶豫豫,來來回回,在無所適從中活活餓死了。
小毛驢在兩堆充足的草料面前,卻落得餓死的下場,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可見,猶豫不決不僅對人們作出正確決定無絲毫幫助,還會讓人們延誤時機,甚至釀成苦果。而實際上,除了動物以外,人類似乎也在重復這個幼稚的錯誤。
那么,我們如何做到隨“心”所欲呢?
1.著眼于當下的工作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他們向老師蘇格拉底詢問,快樂到底在哪里?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于是,年輕人們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成了一條獨木船。獨木船下水了,年輕人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學生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忙于做別的事情時突然來訪。”
2.承認痛苦的存在
我們強調要追隨自己的內心,選擇快樂,但這并不代表痛苦不存在。因此,要擁有好情緒,我們就不能過于苛求生活。
心態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