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會計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會計假設

會計假設作為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和會計信息的質量,對會計核算的范圍、內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做出限定,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的會計原則。會計假設包括四個,分別是: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以及貨幣計量假設。

一、會計主體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的概念

所謂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核算所“服務”的特定單位,它明確了會計工作的空間范圍,解決了會計核算“誰”的經濟業務、為“誰”記賬的問題。

2.會計主體應具備的條件

圖2-1 會計主體應具備的條件

就我國目前的企業組織形式來看,可將其分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制企業等會計主體。

圖2-2 會計主體應具備的條件

二、持續經營假設

1.持續經營假設的概念

所謂持續經營,是指會計核算應以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而不考慮是否將破產清算。它明確了會計工作的時間范圍。

2.持續經營假設的意義

圖2-3 持續經營假設的意義

三、會計分期假設

1.會計分期假設的概念

會計分期,又叫會計期間,是指把企業持續不斷的生產經營過程,人為地劃分為若干個連續的、相對較短的等距會計期間。它是對會計工作時間范圍的具體劃分,是在會計工作中,為了核算生產經營活動或預算執行情況所規定的起訖日期。

2.會計分期假設的意義

圖2-4 會計分期假設的意義

會計分期實際上是持續經營假設的延續,由于是持續經營,因此需要分期核算。目前我國通用的會計分期包括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所有分期均按公歷起止日期(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確定。半年、季度和月度都稱為會計中期。

3.會計期間的概念

會計期間就是將企業川流不息的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個相等的區間,在連續反映的基礎上,分期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會計報表,定期反映企業某一期間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期間一般應從公歷1月1日開始,12月31日結束,又稱會計年度、財務年度基準日、會計年度基準日。

4.會計期間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圖2-5 會計期間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四、貨幣計量假設

1.貨幣計量假設的概念

所謂貨幣計量,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經營成果等,全部通過貨幣計量予以綜合反映,其他計量單位雖然也需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貨幣計量假定幣值穩定不變。

2.貨幣計量假設的意義

圖2-6 貨幣計量假設的意義

因為不同國家采用不同的幣種,一個國家在確認本國會計記賬的內容時,都會規定記賬本位幣。

所謂記賬本位幣,是指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而主要經濟環境,一般是指企業主要產生和支出現金的環境,應用該環境中的貨幣最能反映企業的主要交易的經濟結果。例如,我國絕大多數企業主要產生和支出現金的環境在國內,所以,我國會計法規規定,在中國注冊或經營的企業必須將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對于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用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會計報表時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境外企業向國內相關部門編報會計報表,也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荃湾区| 石屏县| 辉县市| 左云县| 峨眉山市| 剑阁县| 东阳市| 佛教| 福鼎市| 庆城县| 绍兴县| 华阴市| 惠安县| 德钦县| 忻州市| 肇庆市| 鄂温| 垣曲县| 柳河县| 清流县| 石首市| 甘泉县| 平罗县| 阜康市| 鄂伦春自治旗| 威宁| 襄垣县| 玉环县| 新野县| 江永县| 祁阳县| 贵溪市| 巴马| 昭苏县| 松潘县| 水富县| 平江县| 清新县| 南投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