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就是不懂忍耐:格局和氣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 鄭一群編著
- 1798字
- 2021-06-04 18:10:01
懂得“處心積慮”,才能蓄勢待發
孫子兵法云:“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意思就是說謀劃準確周到之后再行動,處心積慮制訂計劃,然后蓄勢待發,知道在合適的時機收手,就會有所收獲。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就如同作戰用兵,必須做到三思而后行。幾乎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的降臨,但事實上,很少有人能預期獲得成功。有的人盲目行事,心中有了什么好的想法就馬上開始實施,不忍耐,不等待,也不經過仔細思考,最終面臨慘烈的失敗。其實,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有周詳的謀劃,處心積慮,經過一番斟酌、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后再行動。一旦決定了就雷厲風行,這樣就很容易獲得成功。因為還沒有正式開始時,你那周密而又認真的謀劃已經勝出了,所以,付諸于實際行動就很容易獲得成功。成功需要來自多方面的因素,除了自身的條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處心積慮,進行周密的策劃,這樣的“謀定”促成了人生這個大棋盤,只要擺好了棋子,步步為營,就會“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世事如棋,謀定而后動。當我們決定要開始一件事情時,誰也猜想不到最后的結果。但是,如果你能針對事情的各個環節作出分析,進行處心積慮的謀劃,就一定能預測最后的結果。凡事都應該“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方能成就大事。如果你僅僅看見了一片葉子,就想獲得整個森林,在沒有任何計劃之下就開始盲目前行,那只會讓自己面臨失敗的下場。所以,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需要先考慮清楚這件事的后果和過程,把一切都算盡,懂得在恰當時機收手,我們就會有不錯的收獲。這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舍棄盲目的行為,選擇處心積慮、蓄勢待發而后動,你會發現成功有不一樣的風采。
楚莊王當政3年以來,沒有發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更沒有任何作為。
有一天,一個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他給楚莊王出了個謎語,說:“臣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3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只鳥叫什么名呢?”楚莊王知道右司馬是在暗示自己,就說:“3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這只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沖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了解我啊!”
半年以后,楚莊親自處理政務,廢除10項不利于楚國發展的刑法,興辦了9件有利于楚國發展的事物,誅殺了5個貪贓枉法的大臣,起用了6位有才干的讀書人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國稱霸天下。
楚莊王當政3年雖然沒有發布一項政令,表面上看似乎毫無政績,其實這都是他在暗暗為日后的崛起作準備,鳥兒不展翅,那是因為羽翼未豐,不飛翔、不鳴叫,那只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楚莊王平時沒什么表現,實際上都是不顯山不露水,不鳴則已,一鳴必然驚人。果然,有了3年的準備時間,楚莊王出臺了各項管理政策,將國家治理得很好,不久之后,楚國稱霸天下。
有一只學識淵博的大鸚鵡帶著一只正在茁壯成長但尚未成年的小鸚鵡一起去給鳥類上課,大鸚鵡在講臺上講課,小鸚鵡跟著其他鳥兒在下面聽。聽的次數多了,小鸚鵡心想:講課原來是這樣簡單的一件事情啊,我也完全可以給大家去講課。于是,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小鸚鵡說服大鸚鵡,讓自己去給大家講課。
誰知道小鸚鵡在講臺上一站,還沒有開口,下面的鳥兒就開始議論紛紛了,不要聽小鸚鵡講課,有的鳥兒甚至展開了翅膀,打算離開。在大鸚鵡的制止下,大家才安靜下來。小鸚鵡繼續講課,在講到飛行的時候,因為自己尚未飛過,總是講不清楚,卡在那里,尷尬無比。
課后,大鸚鵡教導說:“你追求上進,想做一個講師,這樣的理想很好。但是在你達到這個目標之前,你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累積知識和經驗,處心積慮,只有這樣,你才能蓄勢待發,實現自己的理想。如果你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知識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就想一舉成功了,那是不可能的,你應該為成功多作準備,比如,在羽翼未豐之前,多作飛翔的準備,這樣才會蓄積力量,等到羽翼豐滿,你就可以展開翅膀,朝著藍天飛去了。”小鸚鵡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
生活中的我們跟小鸚鵡一樣,在羽翼豐滿之前,就想著展翅飛翔,其實,這是不符合規律的。在我們羽翼未豐之際,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為自己的以后作好打算,制訂周詳而細致的計劃,謀定而后動。
在正式飛翔之前,我們還需要熟悉飛翔的一切信息,處心積慮,周密地布置好一切,在別人尚未察覺的情況下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待到他日,蓄積了足夠多的力量,就能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在不顯山不露水中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