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就是不懂忍耐:格局和氣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 鄭一群編著
- 1261字
- 2021-06-04 18:09:59
以退為進,懂得謙卑忍耐才能成功
忍耐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更是一種謙卑的姿態。謙卑的忍耐就是放下姿態,不張狂,難得糊涂,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人生在世,更需要懂得以退為進,以謙卑的忍耐換取成功,因為忍耐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忍耐是一種低姿態,我們在忍耐的同時更需要保持謙卑的姿態,因為謙卑會讓別人放松對自己的警惕,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休養生息,更好地積蓄力量,等到來日一鳴驚人。這樣的處世策略,也就是以退為進的策略,運用這樣的智慧,我們往往可以贏得成功。謙卑的忍耐不僅使人煥發出美麗的光彩,還可以使人看起來更親切、寬厚,甚至超凡脫俗,這就是忍耐的力量。懂得謙卑忍耐的人最有人氣,因為人們都愿意與謙卑的人相處。在大自然中,水懂得謙卑忍耐,它總是向下流動,無論是遭遇了陡壁還是懸崖,最后終流成了江河湖海;山懂得謙卑忍耐,它總是沉默寂靜,但它卻在無言中聳立成了一道風景;春天懂得謙卑忍耐,在經歷了凌厲的寒冬之后,它依然悄然而至。保持謙卑忍耐,我們的生命就有了一種無法言傳的尊嚴和價值。
趙先生在一家外資醫藥企業供職,有著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先后做過部門經理和總經理助理。但在外企工作的十幾年里,趙先生遭受過不少白眼,但他總是保持謙虛的態度,忍耐,只希望自己終有一天能出頭。后來,趙先生跳槽去了一家民營企業做副總裁,他說:“自己年近40歲了,雖說有一些資歷和工作經驗,但與外企里30歲左右的年輕人相比,不管是知識結構還是工作精力,都遠遠比不過他們,與其等著自己被年輕人擠走,不如換個更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說到這里,趙先生開玩笑說:“我這也是謙卑的智慧,以退為進的策略。”
果不其然,由于民營企業人才比較缺乏,趙先生所掌握的又是外企管理理念,完全可以作為新鮮血液注入企業。而且,民營企業支付給趙先生的薪水是外企的兩倍,賦予其更大的權力。現在,趙先生再也不是那個遭人白眼的普通外企員工了,而是率領著近百名員工,做在外企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忍耐、退讓并不意味著失敗,相對于“前進”,“退一步”更是一種生存智慧和處世哲學。我們都知道,在動物世界里,獅虎的藏露進退之功,它們主要是為了獵獲對象或者保護自己。同樣的道理在生活中也可以運用,許多人只知道乘勝追擊,卻不知道退一步謙卑地前行。殊不知,勇敢向前沖,不僅會讓自己身心疲憊,也難以最后成功。以退為進,看似退讓,實際上是一種忍耐,為日后的成功做好準備。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凡事都不要強出頭,收斂一點,暗中使勁,保持謙卑的姿態,將來定能出人頭地,而且也不會遭人嫉妒和排擠。
當然,以退為進,并不是真的需要退卻到很卑微的位置,甚至被無情的塵埃淹沒。后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暫時的后退,是為了再次前行積蓄力量,這樣的后退是保存實力,是智慧的后退。在退卻的過程中,保持謙卑忍耐,以贏得最后的成功。謙卑忍耐絕不是對權勢的順從,對丑惡的姑息,相反,這是一種源于平等意識和博愛精神的謙卑,它以“低”的姿態堅持著自己的高度,以溫柔的表情堅持自己的冷靜。謙卑之后,則是一種順手拈來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