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要有了,就別停下來:走好20幾歲的人生之路
- 鄧兮編著
- 1814字
- 2021-06-04 18:23:27
具備親和力,留下好的印象
人際吸引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條件,是成功交往的開端。如果一個人在儀表、談吐、舉止、風度等方面吸引他人,有親和力,給人們留下好的印象,人們就會對他產生好感,愿意跟他進一步交往。
20歲以后,人要想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必須明白什么是人際吸引,怎樣才可以做到人際吸引,進而進行成功的交往,擴大在人群中的影響力。人際吸引是人際關系中彼此相互欣賞、接納的親密傾向。根據心理學研究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有外貌、熟悉與鄰近感、相似性、互補性、才能、人格品質等。
第一,若想增進人際吸引,則應進行合適的“印象修飾”。從自己的服飾、舉止、面部表情、精神狀態等做出適合于自身的角色和當時情境需要的行為,產生令人愿意接近、接收的吸引力。人們喜歡美,這是一種自然傾向。留心外表的修飾,就會增加一個人的印象分,讓人對你的評價與判斷,比你本身擁有的素質更高一些,而這些無論是從功利的角度來講,還是從理想的角度來講對你都是有利的。要知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難改變的,即使日后知道了你并不如第一次所表現得那么優秀,也會經過很長時間才能修正對你的看法。而一個人如果給人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即使日后努力證明了他是如何的優秀,人們也很難再次接受他。所以,人際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也是對外表修飾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二,熟悉與鄰近感。心理實驗告訴我們,不論人或動物,彼此接觸的次數增加,熟悉度也逐步增髙時,便會具有吸引力。因此,如果你想增強人際吸引,則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別人面前的熟悉程度。有時兩個人彼此第一次見面就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果你對其他人有這樣的感覺,或者其他人對你說出“我們是不是在哪見過”之類的話,我們一定要積極作出響應,增加“我們很熟悉”“我們也許見過”的印象,會使我們更加吸引彼此,做出更深人的交往。
第三,增加兩人之間的相似性。我們往往喜歡和那些與我們擁有共同志向、態度和興趣的人交往,這就是相似性的作用。相似性包括:
(1)信念、價值觀和個性特征的相似性。
(2)吸引力的相似性。
(3)社會地位的相似性。
(4)年齡的相似性。
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里的相似性不是實際的相似性,而是感知到的相似性。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相似性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因此,要想成功交往,就要擴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盡量在更大的范圍內,增多與他人有交叉的部分,也就是與更多的人有相似性。
第四,增加與他人的互補性。人們有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者的一面,也有喜歡那些與自己個性品質相反者的一面。這樣雙方不同的心理品質,可以使對方得到心理上的補償。也就是說,當雙方的需要以及對于對方的期望正好呈互補關系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例如,日常生活中常有急性人和慢性人合作得很好,愛聽的和愛說的成為好友的現象。
第五,才能。才能一般會增加個體的吸引力。但如果這種才能對別人構成社會比較的壓力,讓人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和失敗,那就不會對吸引力有幫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錯誤”,會增加他們的吸引力。
第六,人格品質。人格品質是影響吸引力的最穩定因素,也是個體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學者安德森研究了影響人際關系的人格品質,認為最受喜愛、最吸引人的品質有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可信,它們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同真誠有關;而最不受歡迎的品質有說謊、假裝、不老實等,也都與真誠有關。真誠受人歡迎,不真誠則令人厭惡。
人際交往中,人格因素至關重要,不良的人格特征或人格缺陷容易給對方以不良的評價、不愉快的感受和不安全感,從而影響人際交往。常見的人格缺陷有:自私自利、為人虛偽、不尊重人、報復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苛求別人、過分自卑、驕傲自滿、孤獨固執等。這些人格缺陷嚴重影響人們之間的交往。因此,不斷完善人格非常重要。明白了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我們就要在這些方面多加修煉,以期能夠吸引他人,從而達到成功交往,擴大人際關系和影響力的目的。當然這是長期的事情,要想在短期內提高吸引他人的素質,我們還要掌握吸引他人的一些基本技巧。比如,微笑的表情、良好而得體的談吐、贊賞他人的真誠態度、強大的身體語言等。我們只有從這些具體的細節入手才能夠培養自己吸引他人的素質,做到人際吸引從而進一步成功交往。
20歲以后,我們要明白自己吸引他人的素質在哪,不斷培養自己人際吸引的能力,提髙自己的交際能力,促進我們與他人成功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