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寬容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德

寬容是一種美德,只有心底無私的人才會寬容別人,也只有善于寬容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對方的寬容,得到他人的尊敬,受到更多人的喜愛,積累更多的人脈。20歲以后,我們一定要懂得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也許我們還不太懂寬容的好處,但我們起碼要明白寬容一個敵人,你就少了一個敵人,多了一個朋友;寬容一個朋友犯的錯誤,你就多了一個手足,你們的關系就會更親密。

寬容的第一層次就是你對生活笑,它就會對你笑;你對生活哭,它就會對你哭。

從前有一個小孩對著山谷喊話,他說:“你是一個壞小孩!”于是回音回答他:“你是一個壞小孩!”他不斷地重復這句話,于是回音也不斷重復這句話。孩子氣哭了,回去找他的媽媽,告訴媽媽山谷里有一個壞小孩,總是重復他的話,總是罵他。媽媽告訴他,你要好聲好氣地對待他,他才會好好對你。于是,孩子回到了山谷邊,沖著山谷大喊:“我原諒你了,我不再罵你了,你是一個好孩子,咱們一起玩,好不好?”結果山谷中也傳來了:“你是一個好孩子!”的回音。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其中蘊含的哲理卻令我們深思。生活通常就像一個回聲谷,你對著他人笑,他人也會對著你笑;你對著他人怒罵,他人也會對著你怒罵。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面對曾經的敵人或對手,你原諒了他,寬容地對他笑一笑,想必他也不會繼續對你怒目相視,反而會融化在你的微笑里,折服于你的寬容大度。“相逢一笑泯恩仇”是一種大智慧,唯有心胸寬闊的人才能做到。

寬容的最高境界就是對某些事情、某些話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果一個人知道某人做了對你不利的事情,即使胸懷多么寬廣,也難免懷恨在心,在面對這個人時,恐怕就做不到神色如常,不免會露出厭惡的神情來,心胸狹窄者甚至會報復對方。其實,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裝糊涂,對一些事情視而不見,可以避免自己陷人仇恨與狹隘之中。

相傳有一個故事,楚莊王在一次戰役中取得了勝利,于是大宴群臣。并命自己的寵姬在旁服侍。群臣喝得大醉,忽然一陣風吹滅了蠟燭。整個宴會廳陷入了黑暗和混亂。其中一名大將趁機摸了寵姬一把,寵姬隨手拔掉了他的帽纓,并告訴了楚莊王。楚莊王立即讓內侍不要點燈,讓大家都拔下帽纓繼續宴飲。其中一名大將拔自己的帽纓時冒了一身冷汗,明白是楚莊王大度,饒了自己一命。一年以后,楚莊王領兵打仗大敗,全憑大將唐狡拼死護駕才保住性命,楚王問及原因,才知他就是自己一時心慈,放掉的那名大將。

一個人如果知道某個人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即使決定要寬容他,往往也心存芥蒂,做不到完全忘情。那么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去知道,看不見,也就不會記得向誰復仇或者記恨誰,這就是更高一層的境界。在康熙王朝中,某大臣奉命禁海,遷漁民入內陸,結果眾人挖了他的祖墳,官兵去追擊那些漁民。他卻說:“你們走吧,不要讓我看見你們,以免我知道是誰挖了我的祖墳,心存怨恨。”如果我們做不到徹底原諒他人,倒不如索性不讓自己知道到底誰是我們的敵人。

人人都是平凡人,與其勉強自己用寬廣的心胸原諒別人,不如選擇視而不見,目下無凡塵,反而是一種更寬廣的境界。

曾有人寫了一首詩,“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意思是要我們日日反省自己性格上的缺點,把心靈上的灰塵掃去。對于寬容來說,就是要我們不時地檢查我們的內心,原諒那些得罪我們的人。而禪宗六祖惠能則悟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據說正是因為禪宗六祖有了這樣的領悟,才繼承了師傅的衣缽。

對于我們來說,也就是并沒有人得罪我們,何必去原諒寬容他人呢?完全不計較比起不斷提醒自己要有寬廣的心胸,更自然天成,更加廣闊。在日常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常會因為言辭輕率而不免與人產生些許摩擦與不快,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面對問題的態度,就往往體現了自己的心胸與度量:斤斤計較固然不足取;知道了就不免記恨,如果我們不經意知曉了內情,我們就只好選擇用寬容包容過去;而最好的選擇就是我們并不知道是誰得罪了我們,并不覺得哪種行為稱得上是冒犯,那才是真正心胸寬廣的人。

當面的饒恕可以顯示一個人的胸懷,但那往往是做給眾人看的,真正的寬廣是對手沒在人前犯錯誤,因此根本沒有冒犯與饒恕,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往往做不到寬容對手,但我們起碼可以做到視而不見,難得糊涂。學會不著痕跡地寬容,才能積累廣泛的人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休宁县| 宁乡县| 全椒县| 昔阳县| 丹寨县| 凉城县| 盐池县| 襄城县| 班戈县| 彰化市| 鸡西市| 历史| 百色市| 凌海市| 孙吴县| 通城县| 四子王旗| 原平市| 精河县| 恩施市| 固原市| 樟树市| 绿春县| 湘乡市| 尤溪县| 渝北区| 天柱县| 如皋市| 淅川县| 永寿县| 西畴县| 岳阳县| 河池市| 桃源县| 伊吾县| 乃东县| 于田县| 双桥区| 金坛市|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