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
昭明太子①稱:陶淵明詩“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②。王無功③稱:薛收④賦“韻趣高奇,詞義晦遠。嵯峨蕭瑟,真不可言”⑤。詞中惜少此二種氣象,前者唯東坡,后者唯白石⑥,略得一二耳。
【注釋】
①昭明太子,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tǒng),他曾于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被立為太子,還沒即皇位就去世了,謚號“昭明”,世稱“昭明太子”,他雅好文學,編有《文選》,對后世影響較大。
②出自蕭統(tǒng)的《陶淵明集》序,“京”作“大、盛”理解。
③王無功,初唐詩人王績,字無功。
④薛收,初唐文人,字伯褒,隋代詩人薛道衡之子。
⑤出自《王無功集》卷下《答馮子華處士書》,它所稱道的是薛收的《白牛溪賦》。
⑥白石,即南宋詞人姜夔,號白石道人。
【賞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體裁形式不同,表達情感自然會有差異。詩、賦、詞三種不同的形式所適合的表現(xiàn)范圍都各有局限。中國人尤其喜歡十全十美,連靜安先生也不能免俗,所以在這里對宋詞求全責備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能獨具慧眼,發(fā)現(xiàn)這種氣象的承襲脈絡,并在眾人的贊譽中看到不足,也是靜安先生讓人折服的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