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詞話
- 王國維
- 819字
- 2021-05-27 16:10:51
二六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①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②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③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④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⑤諸公所不許也。
【注釋】
①見第二四則之注釋②。
②出自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詞又入《歐陽文忠公近體詩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全宋詞》則定為歐陽修《蝶戀花》,“無言誰會”作“無人會得”,“擬把疏狂”作“也擬疏狂”,“終不悔”作“都不悔”。王國維《文學小言》及《人間詞話》手稿均自注“歐陽永叔《蝶戀花》”。
③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④遽,匆忙,急。這里作草率講。
⑤晏,晏殊。歐,歐陽修。
【賞析】
這是《人間詞話》的一段名言,王國維用晏殊、柳永、辛棄疾三首詞的斷句,描繪了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立業、治學的艱苦歷程,極富真知灼見。第一種境界講成就大事業、大學問者入門前表現出來的茫無頭緒,不知所措,求學無門的疑惑、彷徨和痛苦。第二種境界則講他們孜孜不倦、堅持不懈,叩打學門時上下求索,攀登書山時以勤為徑,泛舟學海時將苦作舟的勤奮、專一、執著與堅韌。而第三種境界則是這些人在艱苦的尋求中,功夫到處,豁然開朗,靈感頓生,暢游學海勝似閑庭信步,漫步書山能悟其中真諦的怡然自樂和欣喜恬適。如此談成就事業、談做學問非常高屋建瓴而又深刻幽邃、貼切渾融,其深致款曲已遠超詞話的范圍。
文章主要引名詩句以支撐自己的觀點,言簡意賅,言約意豐,意近旨遠,宏論精深,很有力量。可謂詩論詞話之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