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①詩人之憂生也,“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似之。“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②詩人之憂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③似之。
【注釋】
①出自《詩經·小雅·節南山》第七章:“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酬矣。”
②自陶淵明的《飲酒》詩第二十首:“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③出自馮延巳的《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
【賞析】
優秀的詩人和作品總會體現一種可貴的擔當精神。“憂生”與“憂世”,既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自身,也是站在蒼生的立場上悲憫世事。一個好的詩人,無論如何灑脫,都不能蔑視苦難。這種精神帶給他疼痛的同時,也讓他破繭成蝶,造就了自身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