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項目都要填表的時候,欣然發現目前做的這個項目還沒有合同編號,“沒簽合同呀?”小池回答到:“是啊,說是他們開發這個項目,又不想出錢,原來這塊地又是別的地產公司的,他們想讓第三方出錢。”
欣然驚訝到:“可是我們業主是他們公司,他們自己又不想花錢投資地產,這能收到設計費嗎。”
小池說:“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先這么做唄。”
這時候衛總過來,說有個新的項目。對方是一家知名地產的女性業主,叫孫總。
她一加上微信就和小池說:“我這邊有個公寓項目,之前做了一輪方案加施工圖,但是我們覺得這種產品在周邊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決定改成公寓型住宅,你先看下原來的匯報PPT,熟悉一下。”
小池剛開始看了沒多久,她又發了消息過來:“原來的規劃方案戶型面寬小競爭力差,因公寓產品不受日照影響,我們把總圖上四個樓面寬極致做大,反推產品面積段,主力產品連廊部分可以做90平,邊戶不受限于面寬的可以做120和150大面寬產品,用面寬反推戶型,之后是戶型研發,90平兩面寬(原有產品提升)、120和150平產品要做出競爭力,方廳、寬廳、轉角飄窗、明衛等,做出公寓產品的競爭力;用戶數反推地庫(主要是結合現有方案反算數),有條件滿足車位戶配的前提下,適當可以把地庫優化做小(第二步工作)。”
然后她圈了效果圖上要改的四棟公寓:“總監和池工,你們先分析一下總圖上的極致面寬,再進行下一步工作。”
池工一下子接受不了這么大的信息量:“孫總,讓我消化一下,明天再開始做。”
孫總說:“明天啥時候?我一般白天約總經理匯報。你啥時候有成果給我去匯報。”
小池剛想休息一下,她又不斷地他發消息:“偷送三個飄窗。”
小池只能繼續看資料:“后面樓有沒有日照影響。”
“北面住宅無影響。”
“孫總,這個是公寓用地嗎?”
“是的。”
“那樣的話產權只有四十年,一般我們做公寓只是做小面積段很少做那么大面積的公寓型住宅。”
孫總不置可否:“周邊有很多大面積的,我們產品一定要做出競爭力,這個區域比較特殊,公寓有學區,住宅用地已經沒有了,旁邊的地產40年產權單價都2萬了。衛總來過,我們這里周邊還是很不錯的。”
衛總應道:“景色一級棒。”
這時候欣然發現這個項目并不在公司統計的項目表格中。
于是她問小池:“這個不寫上去嗎?”
小池說:“衛總說先不寫這個項目。”
欣然想,那樣公司不就不知道你們在干啥項目了么,難道是私活?
孫總又發了一些戶型參考過來:“這是5.4M寬廳的90戶型,可以參考這個競品。”
小池表示:“我們會按照這個參考優化做2.5面寬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