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智能商業實操手冊
- (美)托尼·薩爾德哈
- 627字
- 2021-06-01 17:23:28
第3章 領導者推動
1998年,我和家人居住在新加坡,我們后來又于2012年回到那里。1998年的那次安家經歷在當時顯得異乎尋常,我們僅用了三四天的時間就安頓了下來,從行李包裹的投遞、銀行開戶,到有線電視、網絡和電話的安裝啟用,再到駕照的換發注冊。這個國家的行政效率實在高得令人吃驚。
重申一下,那可是1998年,那時候大多數事情是不能通過網絡辦理的。在當時的新加坡,數字化動能已經明顯在發揮作用。那時新加坡幾乎已經沒有人使用支票進行銀行交易,都是通過一個叫作GIRO(General Interbank Recurring Order)的系統實現不同銀行賬戶之間的直接轉賬。
今天,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布的數字化指數——網絡就緒指數(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NRI)排行榜中,新加坡排名第一。這個指數用來衡量一個經濟體使用信息通信技術提高競爭力和提升幸福水平的程度。排在新加坡之后的國家是芬蘭、瑞典和挪威,美國排名第五。我們要問的問題是:新加坡是如何實現排名第一的?誰在推進數字化戰略?領導者起到了什么作用?
新加坡成功到達了數字化轉型的第五階段,這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案例。在夯實基礎的自動化轉型階段中,它已經表現出了極高的成功率,并繼續向第五階段轉型目標進階,最終成為公共部門數字化轉型實踐的標桿。在這一過程中,新加坡運用了在數字化轉型中起步并實現領先的大多數準則。1998年,尤其令我震驚的是,在使用數字技術戰略上,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和政府部門的領導者推動成為轉型的引擎。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還在為是否采用數字科技這一問題爭論不休,但新加坡領導人已率先推動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