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第3版)
- 林勛亮 陳海權 張鐘允主編
- 1521字
- 2021-05-19 18:04:37
前言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整個社會和經濟經歷了一次嚴峻的考驗,也讓我們認識到物流與供應鏈的重要性。物流與供應鏈不但是整個社會和經濟正常運作的保障,也是在災害發生期間人們生存和生活的支撐。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國從疫情的陰影中走出來,社會開始正常運作,經濟開始步入正軌,繼續開啟“十四五”規劃的征程,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進。我國經濟能在控制疫情后迅速恢復,原因之一就是我們有經過多年建立起來的完整的產業鏈,以及運轉高效的物流系統和供應鏈。
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中國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和市場競爭的程度也逐漸加深。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普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國內外的商業生態也隨之轉變,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和人力資源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作為“第三利潤源”的物流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高度重視,企業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物流與供應鏈體系來增強核心競爭力。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時期,以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面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的沖擊,貿易爭端繼續,全球貿易體系受到挑戰。尤其是進入2020年以來,國際間經濟合作的變數劇增,單純依靠外向型經濟已不能滿足我國的發展需要,國家提出了未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格局。
麥肯錫的研究指出,中國的全球連接能力只有美國和德國的一半。2018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14.8%,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在世界銀行的物流績效指數排名中,中國排到了第26位,與發達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要知道,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需要做大做強產業鏈,更需要構建能夠融入國際物流體系的完善供應鏈。著名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托弗在1992年指出: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現代物流與供應鏈體系的建設與創新發展,現代物流與供應鏈已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為滿足經濟發展對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人才的需求,促進我國產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家的人才培養戰略,并結合當前該領域的新成果和發展趨勢,我們在第2版的基礎上,對本書進行了全面修訂。
本次修訂在保持已有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和借鑒了國內外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最新知識、技術和經驗,根據復合型管理人才要求的特點,結合當前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最新的觀念、理論和方法,調整了部分章節的結構和內容,更新了大部分企業案例和全球視野,對各章的“本章學習目標”、“復習思考題”和“本章小結”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改,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完整的理論體系、規范的知識內容和最新的發展趨勢。
本書由林勛亮負責全書的策劃和大綱擬定,由林勛亮、陳海權、張鐘允等共同編寫,由廣州市廣百物流有限公司、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提供企業案例。各章的修訂者分別為:林勛亮(第1、2、3、8、9章),陳海權、林勛亮(第5、6、7章),張鐘允(第11、12章),林勛亮、張鐘允(第10章),韋琦、林勛亮(第4章),全書最后由林勛亮統稿、修改、校訂和定稿。
在本書的編寫和修訂過程中,我們參考和引用了許多專家學者與專業網站的資料、數據,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資料來源較廣,時間跨度較長,有些參考文獻可能沒有一一列出,在此表示萬分歉意,敬希見諒。另外,雖然編者歷時近兩年進行編寫和修訂,但本書仍然有不盡如人意之處,若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從第1版至第3版的出版都得到了電子工業出版社有關領導和編輯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林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