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歌望著眼前有如屏障的齊云山,心中充滿了敬佩與一種不可言說的感慨:時光流逝,歲月更替,一轉眼間,匆匆三十年又過去了,宋金聯兵滅遼、金國南犯、宋室南渡、抗金英雄岳飛遭莫須有罪名殺害——無數的歷史大事、是是非非均如過眼煙云般遠去,山河早已破缺,那震驚朝野的英雄人物也已隨著歷史老爺的跫跫前行而灰飛煙滅了,留給后人的只有穿透歲月的長廊悠悠傳來的那鐺的一聲金甌殘缺余音,而逼睫而來的又是新的權力之爭。
李朝歌嘆息道:“方教主啊方教主,我生于徽州,長于塞外,直到今天才能第一次來尋找你的蹤跡。唉,當今世上又有幾人會真正關心自身之外的事情呢?”他身側年少的女伴道:“李大哥,方教主是誰啊?”李朝歌捏了捏她秀麗的臉頰,道:“你要記住,方教主是位大英雄,他曾率領百萬義軍縱橫在這方圓數十個縣郡,震驚朝野。他就是徽宗朝時天下皆知的大英雄方臘。”那女伴道:“哎呀,方臘,我好耳熟喲,好像聽人說過!”李朝歌微笑道:“我再跟你說吧,方教主還是明教教主!”那女伴吃了一驚,道:“咱們的教主?”李朝歌點了點頭,道:“方教主是咱們明教歷代教主中最有威望、成就最偉的一位教主,現在的教主可遠遠不能跟他比了。方教主失敗后,咱們明教的勢力也就大大萎縮啦。”那女伴撲嗤一笑,道:“你是謙虛。”李朝歌笑著搖了搖頭。
那女伴偏頭想了想,道:“你說帶我到這里來是拜祭一位大英雄,就是拜祭咱們的先教主了?”李朝歌卻沒有回答,眼望遠山,沉默良久,方道:“思妹,我們不是來拜祭的,我們是來尋找的。”那女伴訝然道:“尋找?”李朝歌道:“本來我們都以為方教主既被朝廷押送京城斬首示眾,尸身定也留在了京城。可是近月來有關方教主的傳聞卻接連不斷,有的說方教主并未死,隱在了齊云山,也有的說方教主并非死于京城,而是死于他起事的大軍駐所,也就是眼前這座秀麗的齊云山了。種種傳聞在江湖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矛頭均指向齊云山。我來此便為了尋找傳說中方教主的墳墓,以徹底查清事實真相。”那女伴聽得半懂不懂,哦了一聲。
李朝歌疼惜地瞧著這嬌小秀美的女伴,輕輕握住她雪白纖嫩的小手,柔聲道:“思妹,我帶你去找方教主的墳冢,你說好不好?”那女伴立即拍手歡叫:“好啊好啊!李大哥,快帶我去,讓我去見見這位連你也佩服的大英雄!”雙眼發亮,喜悅不勝。
當下兩人覓路進山。數十年風風雨雨過去,早已將昔年義軍遺跡沖刷得一干二凈。但見山明水秀,風景清幽,佳木蔥籠,山花遍開,映山紅一簇簇燃遍了山野,顯出一派勃勃生機,春意盎然。齊云山乃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與湖北武當山、四川鶴鳴山、江西龍虎山齊名,宋朝又為道教鼎盛時期,叢林群峰間不時露出點點道觀。那女伴奔前跑后,又笑又跳,歡躍異常。
李朝歌忽然目注道旁樹林,道:“林中的朋友,你已尾隨咱們良久,可以出來了么?”那女伴道:“咦,李大哥,你跟誰說話?”只聽咭的一聲笑,密林中飄出一人,身形轉折之間,已輕盈地站在李朝歌面前,翩翩若蝶,道:“你好厲害的耳朵,居然早就發現我了!”短辮垂肩,身著湖水綠衣裳,腰掛長劍,容貌極美,乃一十八九歲的少女。李朝歌大笑道:“原來是一位佳人,李某真是有眼無珠了。不知佳人尊姓大名,何派人士?”那綠衣少女道:“我的名字嘛告訴你們也無妨,我叫程九盈。至于屬于何派,你就不必知道了。你的名字呢?”李朝歌見她并無敵意,道:“在下李朝歌。”指著身側女伴,道:“她是我的小妹妹,叫陳思。”程九盈奇道:“你的妹妹姓陳?”李朝歌笑道:“難道姓不得么?”程九盈冷笑道:“哼,我已經明白你們的關系了。小姑娘,你這哥哥不可靠得很,你可要小心他,別被騙了!”李朝歌一愣,哈哈大笑。陳思皺皺鼻子,道:“你罵人,不是好人!你說我是小姑娘也錯了,我今年十六歲零八個月,早已不小啦!”程九盈格地一聲笑了出來,道:“原來你已經十六歲零八個月,已經不小啦!格格格!”
李朝歌心中不快,皺皺眉頭,故意將陳思摟在臂內,道:“程姑娘,別再說這些題外的話了。你從山腳下一直跟咱們到這兒,已有四五里路,倒底想干什么?”程九盈見李陳二人互相摟著,故作不見,撇了撇小嘴,道:“什么題內題外,咱們現在說的就是題內話了嗎?哼,我是看你們兩個奇怪的很,所以要跟上來瞧個究竟。你們一個綢衫儒巾,一個麗衣鮮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象是上山來的人。”李朝歌奇道:“打扮得漂漂亮亮就不能上山么?”程九盈道:“當然不能。”李朝歌心中更奇,道:“齊云山乃道教名山,平日上山下山的人不計其數,其中也不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怎么他們能,咱們就不能呢?”陳思道:“是啊,為什么咱們就不能?”
程九盈差點失笑,掩嘴道:“原來你們兩個是孤陋寡聞之輩。這些天來上山的都是刀劍隨身、滿臉殺氣的武林中人,哪還見得到一個半個進山游客。”李朝歌這次倒是真真正正地吃了一驚,道:“怎么?”程九盈見他不似作偽,道:“你也是江湖人,想必知道方臘吧?”李朝歌道:“略有耳聞,但所知不詳,請姑娘賜教。”陳思奇怪地瞧了瞧李朝歌。李朝歌輕輕捏住她的小手搖了搖。
程九盈又想笑出聲來,道:“想必你們兩個沒見過什么世面,連名震遐邇的方臘也不知道。方臘是魔教教主……”陳思道:“你說錯了,他不是魔教教主,他是明教教主。”程九盈道:“咦,你這個小姑娘倒知道得不少。不錯,魔教本名是明教,因為它另有一個稱呼叫摩尼教,以訛傳訛,所以江湖中又有人叫它魔教。”陳思更不明白了,道:“什么魔教、摩尼教、明教的,怎么這么多名字?”說著不解地望向李朝歌。李朝歌微笑不言,注視程九盈。程九盈道:“好吧,我就免費為你們講一講摩尼教。明教最早產自波斯,數百年前由波斯傳入西域,又由西域流入中原。最初稱為摩尼教,因為教旨與中原的佛、道、儒均大相徑庭,因此佛道儒都排斥它,視其為異端邪說。恰好它的名稱中有個‘摩’字,于是以訛傳訛,眾人都稱它為魔教。到咱們宋朝,朝廷更是嚴令禁止明教活動,于是這魔教之名便盛行了開來。其實明教的教旨倒沒有什么害處,只是火藥味太濃,所以朝廷都不喜歡它罷了。”陳思點了點頭,道:“原來明教還是傳自波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