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奇的太陽羽毛
- 中國青少年百科全書(上)
- 劉力編著
- 656字
- 2021-05-27 15:20:39
1997年3月9日發生在我國最北方漠河的日全食,讓每一位親臨現場的觀眾都大開眼界:就在那一瞬間,明亮的天空被一道黑幕合上,太陽被月影完全遮掩。此時,人們驚異地看到了“黑太陽”周圍一團白色的光圈,而且,在太陽的上下兩極地區,這層光圈內竟排列著一道道放射狀羽毛樣的東西。那么,太陽怎么會生出羽毛呢?
在日全食發生時,平時看不到的太陽大氣層就暴露出來了,它就是日冕。日冕可從太陽色球邊緣向外延伸至幾個太陽半徑處,甚至更遠。人們曾形容它像神像上的光圈。它比太陽本身更白,外面的部分帶有天穹的藍色。
日冕的形狀同太陽的活動有關。在太陽活動極大年,日冕接近圓形,在太陽活動極小年呈橢圓形,而在太陽寧靜年呈扁圓形,赤道區較為延伸。日冕直徑大約是太陽視圓面直徑的1.5倍至3倍。
日冕的形狀是有變化的。人們通過觀察發現,自19世紀末以來,日冕的形態隨太陽黑子活動的周期(約11.2年),在兩個極端的類型變化。
在太陽活動的極盛時期,日冕的形狀是明亮的、有規則的,近于圓形,精細結構,比如極羽并不顯著。可是,在太陽活動的極衰時期,就其整體來說,日冕沒有那樣明亮;但在日面赤道附近,日冕的光芒底層卻在擴大,上面分成絲縷,呈刀劍狀伸向幾倍太陽直徑那樣遠的地方。
有人于1848年在高山上觀測一次極衰期的日全食,看見這些光芒伸長到距離日面1500萬千米以外的地方。
除了上述特征之外,極衰期的日冕往往在兩極表現出一種像刷子上的一簇簇羽毛樣的結構,人們叫它“極羽”。
極羽出現在日面的兩極區域。聚集在太陽極區的日冕等離子氣體,由起著側壁作用的磁場維持其流體靜力學平衡,由此形成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