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中生代海洋中的魚龍 蛇頸龍 滄龍

當時的海洋,雖不見恐龍蹤影,卻也是群“龍”爭霸的舞臺。海洋中最有名的“龍”是魚龍、蛇頸龍和滄龍。它們是恃強凌弱的“惡霸”,當然,也是維護生態平衡的衛士。

生活在海洋中的“龍”,不是恐龍家族的成員,而是另外一些種類的肉食爬行動物,是恐龍的親戚。

最初,各海龍的祖先也都是陸地上的動物,后來為了適應環境才下了海。那時,海洋里的食物豐富,生存競爭不太激烈,經過長期的變化,它們的體型與變化越來越大,逐漸形成魚類的流線體形。

魚龍早在三疊紀中期就出現了,它是恐龍的同代動物。在中生代,它們都是海洋里的“霸主”。

魚龍的體型是細長的流線形,適于在水中穿梭。它的眼圈上長有骨環,在海洋深處,這些骨環,可以減小水壓,保護眼睛。它的嘴是喙狀嘴,長顎上長有鋒利的牙齒,是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

然而,盡管魚龍的外觀已非常像魚,而且一刻也不能離開水,但它的骨骼結構仍然保留著爬行類祖先的特征。

滄龍是由下海的蜥蜴演化而來的,外形像一條長長的魚,經過演化,它們的四肢變成了四鰭。與魚龍一樣,滄龍也變成了徹底的海洋生物。由于有海水浮力的幫助,它們的身軀要比祖先——蜥蜴大多了,個子可達6-8米。

蛇頸龍名副其實就是頸像蛇。所有的蛇頸龍類全都是頭小頸長,它們的四肢變成了海龜那樣的鰭腳,它就用這兩對鰭腳劃水前進,而不像魚龍和滄龍那樣,完全采用魚類的辦法擺動身軀游泳。所以它們在適應海洋生活方面,遠不如魚龍和滄龍。在產卵的時候,可能同海龜一樣要爬到岸上,把卵產在陸地上。

活躍在中生代海洋中的這些恐龍的親屬們,它們的命運和恐龍一樣,在白堊紀末也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大城县| 巴彦淖尔市| 溧水县| 双桥区| 旬邑县| 吕梁市| 宜阳县| 自治县| 若羌县| 大埔县| 菏泽市| 高阳县| 凤冈县| 昆山市| 曲周县| 玉树县| 新津县| 武强县| 全椒县| 义乌市| 惠州市| 凌云县| 大姚县| 梧州市| 沙坪坝区| 丰城市| 绵竹市| 深圳市| 定南县| 响水县| 准格尔旗| 资源县| 吉林省| 大同县| 铁岭市| 沅陵县| 溧水县| 寿光市| 丹阳市|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