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嫩肩扛起生活的艱辛
- 生活的感動(讀者精品)
- 讀者俱樂部主編
- 1751字
- 2021-05-31 09:35:53
——袁彬
第一次打工,是我走進大學校門那年,迫于實實在在的生計。
1996年,我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重點大學。學校實行并軌制,每年要交兩千元的學費。我家世代為農,這些年,為了我和弟弟讀書,父母省吃儉用,辛苦勞作,他們把我供至高中畢業,已經到了心血所能承受的極限。當我懷著復雜的心情捧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呈到父母面前時,父母那種夙愿實現的喜悅只持續了片刻,他們和我一樣,面對數千元的入學費用一籌莫展。
世上最美的事物,我想親情就是其中的一種。我的父母變賣了他們結婚時最心愛的物品,兩個人走遍了鄰村所有認識的老鄉,總算讓我在開學那天走進了學校。
大一的功課很緊張,可是,我和許多的同學都有一樣的心理:我們這些靠借錢走進校門的學生,如果想繼續讀下去,我們必須靠自己解決學費和生活費。
我的家里因為有弟弟在讀高三,加之又遭了水災,家境更困難了,父母為此老了許多。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找份工作,一定要自己掙錢完成學業!
像我這樣的女孩子,見生人說話都臉紅,闖社會找工作這在想象中真比登天還難啊!我每天都瘋狂地尋找著招工信息。那是國慶節期間,有家公司招八名促銷小姐。也許他們看我是學中文的,普通話很流利,語言表達也不錯,面試順利過關了。公司的一個經理和我們談妥了條件:每周六、周日促銷兩天,每天工作八小時,工資每天25元,干得好以后還繼續聘用,干不好隨時解雇。
經過短期培訓后,我終于開始了第一次打工。
工作其實并不復雜,主要是給一種正規品牌的速凍水餃作促銷。我們的任務便是介紹商品,招攬顧客,吸引他們購買。
對于我們這些學生,萬事開頭難,第一次的經歷真是叫人刻骨銘心。
當我身披綬帶,站在一家超市的冷柜前,最大的愿望便是趕快逃脫。可是理智卻告訴我機會難得,要好好把握。超市的顧客多了起來,好奇的目光紛紛投向我。眾目睽睽之下,我頓時慌了手腳,剛剛背得爛熟的廣告詞早忘到爪哇國去了,腦海里一片空白,什么話也說不出來。在眾人面前,我覺得自己像個罪人,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這時,低著頭的我聽到旁邊我的同學兼搭檔有條不紊地介紹著產品的種類、價格。我抬眼望去,她已迎來了第一批顧客。她悄悄地告訴我:“咱們是做廣告,產品是正宗產品,怕什么!我喊一嗓子,你跟一嗓子,喊出來了,就什么都不怕了。”同學喊了一聲,可是,我的聲音卻卡在嗓子里,怎么也沒有勇氣喊出來。我努力了數次,終于,我怯怯的聲音大了起來,膽子壯了不少。不一會兒就吸引了一些顧客,也開始有人選購產品。我的臉不再發燒了,我暗自興奮,沖著同學感激地笑了笑。
叫勁的時刻應該頂住。幾筆生意做成后,我漸漸由笨拙到熟練,由手忙腳亂到輕松自如。
正在我興奮不已的當兒,發生了一件事。一個中年婦女走過來,輕蔑地看著我說:“你們這些人,都是騙子!”我頓時呆住了,我長這么大從沒有人對我如此惡言惡語,我頓生一股憤怒。可是,我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就是人家動了手,我也不該還手。我說我們不是街上的小商小販,我們的產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我們是如實介紹產品,如有意見可向經理反映。她在我溫和的態度面前愣住了,那些以前與我打過交道的老顧客都過來幫我說話,說這家餃子不錯,說我是個勤工助學的大學生。那個婦女悻悻而去。面對眾人對我們這些窮學生的理解和愛護,我熱淚盈眶。
這件事以后,我專門閱讀了一些消費心理學方面的書。我在介紹產品時措詞更加謹慎、嚴格了。我要求廣告用詞一定要真實可靠,反對弄虛作假,夸大其詞。只介紹、導購,不誘導、誤導消費者。我樸實無華的廣告詞反而激發了顧客對我的信任,他們還主動替我宣傳,讓我的委屈和疲勞一掃而空,我工作起來更充滿了活力。
學校在城郊,從學校坐車到市區要二十分鐘,在學校吃過早飯,只有等到晚上下班才能回校。為了節省點錢,我舍不得吃三元一盒的盒飯,餓了就吃方便面。常常忙得頭昏腦漲,坐著最后一班公共汽車往回趕路時,才感到渾身酸痛。我羨慕校園里那些輕松的身影,可是,我的父母是農民,他們不能給予我富裕、輕松的生活,甚至我能走進大學都已成了我生命的莫大幸運,我要比別人過早地面對和承受生活的艱辛。苦惱是有的,可是,只要我挺直腰桿,選擇堅強,就能學會迎風行船,逆流而上。更重要的是,勞動讓我心境澄澈、開闊;諸多的艱難困苦,更讓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幸福的意義。
在最冷酷的嚴冬,我認識到我心中潛藏著無比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