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比喻一個人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
此典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第三十三章是老子的人生論。老子指出:人要“知人”,更要“自知”;要“勝人”,更要“自勝”;要“知足”,就要“強行”,要“不失其所”,就要“死而不亡”。
老子說:“善于識別人的人,可謂智慧。善于認識自己的人,可謂明通。戰(zhàn)勝別人的人,可謂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思想弱點的人,可謂堅強。知足的人才會覺得自己富有。堅持自己行動的人,叫做有志氣。不失掉其所執(zhí)守的人,就能長久相安。雖然死了,但他的道德功業(yè)、學說等并不會隨之消失,而是被人念念不忘,就可以稱他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