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啟事”比喻選賢舉能,知人善任。
此典出自《晉書·山濤傳》:“濤再居選職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輒啟擬數人,詔旨有所向,然后顯奏,隨帝意所欲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舉首,眾情不察,以濤輕重任意,或譖之于帝,故帝手詔戒濤曰:‘夫用人唯才,不遺疏遠單賤,天下便化矣。’而濤行之自若,一年之后眾情乃寢。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山公啟事”。”
山濤,晉代河內懷縣人,字巨源。他年少時父母...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山公啟事”比喻選賢舉能,知人善任。
此典出自《晉書·山濤傳》:“濤再居選職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輒啟擬數人,詔旨有所向,然后顯奏,隨帝意所欲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舉首,眾情不察,以濤輕重任意,或譖之于帝,故帝手詔戒濤曰:‘夫用人唯才,不遺疏遠單賤,天下便化矣。’而濤行之自若,一年之后眾情乃寢。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山公啟事”。”
山濤,晉代河內懷縣人,字巨源。他年少時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