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漢宮秋

作者簡介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其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跡無確考。

曾任浙江行省務官,是元初大戲劇家和著名的散曲作家。馬致遠一生共創作雜劇15種(一說13種)。今存7種:《江州司馬青衫淚》、《太華山陳摶高臥》、《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邯鄲道省悟黃粱夢》、《馬丹陽三度任風子》、《半夜雷轟薦福碑》。又有《劉阮誤入桃源洞》1種,僅存殘曲。其余《風雪騎驢孟浩然》、《大人先生酒德頌》、《凍吟詩踏雪尋梅》、《呂太后人彘戚夫人》、《王祖師三度馬丹陽》、《孟朝云風雪歲寒亭》、《呂蒙正風雪齋后鐘》7種已佚失。除此外,馬致遠還創造了大量的散曲,流傳至今的有小令115篇、套數16種和殘套7種。

從流傳下來的眾多散曲作品中約略可知,馬致遠一生郁郁不得志。年輕時曾熱衷于功名仕進,先前為吏,后來擔任的只是一個有權無職的閑散小官,混跡官場20多年。由于世道險惡,人情淡薄,政治惡濁,大約在40或45歲時,開始過田園隱退生活,晚年的馬致遠皈依全真教。馬致遠在隱退生活中,接觸了不少民間藝人,這對他的戲劇創作有較大影響。他曾與花李郎、紅字李二這兩位藝人以及不得志的書會文人李時中合作,撰寫了《黃粱夢》作為他官場生活的小結,以夢醒后的銳利目光看待不幸的人生。馬致遠一生還創作了大量的神仙道化劇,現存有《岳陽樓》、《黃粱夢》、《任風子》、《陳摶高臥》4種。這些神仙道化劇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神仙道士形象,宣揚了一些隱居樂道的出世思想。但總的來講,他個人并不是一個淡薄無求、超然物外的宗教使者,宗教只是他失意逃避時的一個寄托,把他看作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更合適。

故事梗概

一、畫圖選美

在古時候,中國北邊沙漠地帶,住著一個游牧民族,名叫匈奴。他們以牧牛放馬為生,帶著帳篷,趕著騾馬牛羊,哪里有水有草,就在哪里搭起帳篷,放牛牧馬。草吃光了,再將牛馬趕到另一處有水草的地方。他們吃的是牛羊肉,喝的馬奶茶,穿的是老羊皮。在漢人交界處,他們見漢人吃五谷糧米,穿綾綢麻布,十分羨慕,便不斷越界搶劫。為阻擋匈奴的騷擾,秦始皇在北邊修筑長城。到了漢代,匈奴越來越昌盛,他們仗著強馬硬弓,飛箭長矛,行動起來,萬馬齊奔,像草地旋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有時也突破了長城防線,沖進關里來,搶金銀,擄美女,劫綢緞,奪糧米,馬背上馱得滿滿的,高唱著凱歌返了回去。劉邦作了皇帝,國號叫大漢。匈奴曾把劉邦包圍在白登這個地方,困了七天七夜。劉邦無奈,派使者去跟匈奴講和。匈奴的國王稱單于可汗。這位單于可汗提出,要娶漢朝的公主作妻子,方肯退兵。劉邦便在同族中找了一個侄女,封為公主,嫁給了單于可汗,匈奴才退了兵。從此開始,漢朝與匈奴有了“和親”的慣例。

劉邦死后,傳到第四代漢武帝劉徹,他任用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大破匈奴,把匈奴人趕到沙漠以北,遠離中國。漢武帝以后的幾個皇帝,見天下太平,便盡情享樂。蓋宮殿,選美女,奢侈成風。漢元帝作了皇帝,第一件事便要廣選美女,補充后宮。他殿前有一名親信大臣名喚毛延壽。這個人從前是個畫工,花鳥蟲魚樣樣畫得精致,更擅長畫人物,畫美女是他的一絕。在元帝跟前,他是朝中第一位寵臣,選美的任務便自然落到他身上。元帝這天將毛延壽召進宮來,商議選美之事。毛延壽道:“陛下放心,這事交小臣辦理,定能辦得圓滿。”他向元帝保證:“選一百名美女,要一個比一個美麗,選好后先將畫好的美女圖送回宮中,請陛下挑選。”漢元帝十分喜歡。毛延壽帶著圣旨,領著人役,專找出美女的縣份走。

長江岸上有個秭歸縣,縣里有個王家村。村民王長者,生下一女,名叫王嬙,小字昭君,長得千嬌百媚,容貌過人,年方十六歲,正當入選的年齡。毛延壽由秭歸縣令陪同來到王家村。

王家村緊靠長江岸,前是綠水,背依青山,岸上行行綠柳,點點桃花。毛延壽像進入畫中,他連連夸贊:“怪不得這里出美女,人要是長的丑,配不上這大好風光!”王長者是村里的富戶,村長便將毛延壽和縣令一直領到王家。毛延壽見王家富有,心里早有了主意,說道:“恭喜長者,你生了這樣個好女兒,遠近聞名,下官奉旨前來選美,你女兒入宮,一定會得到皇上寵愛。你也許會成為皇親國丈哩!”王長者知道自己的女兒確實長得出眾,毛延壽說的并非完全是奉承話,便道:“托大人之福,小女如能被選入宮,身受榮華,一定不忘大人千里跋涉之苦,到時定當重報。”毛延壽說:“皇上傳下旨意,凡是可以入選的美女,命下官都畫一幅美人圖像,獻與皇上,皇上按圖像決定人選。”縣令悄悄地對王長者說:“毛大人的這支筆,從來不白給人作畫。”王長者說:“筆資多少?”縣令道:“毛大人畫圖,依據美人的相貌,上等的黃金百兩,特等的要出三百兩。”“不知小女數于哪等?”毛延壽笑著說:“令嬡自然是特等了。”王長者雖然富有,卻拿不出三百兩黃金。“敢問大人可不可減少一些?”“因為昭君姑娘太美了,下官要少了怎能對得起昭君姑娘?”王長者知道毛延壽是在敲詐,但不敢明言。正在無可奈何之際,忽聽屏風后有人說道:“這樣使不得!”隨著聲音走出一個人來,正是昭君王嬙。

王長者想不到女兒在屏風后偷聽。毛延壽見昭君柳眉豎起,杏眼睜圓,滿臉怒氣。王長者道:“昭君,不得無禮,快來拜見兩位大人。”昭君不情愿地施了一禮。毛延壽說:“原是昭君小姐,免禮。”他仔細看王墻,果然不同常人,恭維地說:“恭喜小姐,這次入宮,定能步步高升,陪王伴駕,那時別忘了下官。”昭君問:“你可是毛大人?”“正是下官。”“這次選美,可是奉王命來的?”“自然是奉王命來的。” “為美女畫像,也是王命差遣?”“也是王命差遣。”“畫像的筆資也是皇上所定?”“這……”毛延壽答不上來了。昭君見毛延壽回答不出,接著說:“毛大人,你奉旨出京選美,領有皇家俸銀,為美女畫像,既是皇上旨意,再收筆資,與理不通。給別人畫像,收不收錢我不管,為我畫像,我家里沒有錢,別說三百兩黃金,一兩也不給!”這兩句話說的斬釘截鐵,落地有聲。毛延壽變顏變色站在那里,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真叫他下不了臺。昭君說:“我家出不起三百兩黃金,大人也就不必勞動大筆,只將人帶到京城,交與皇上。我想皇上見了面,是會主持個公道的。”說完一拂衣袖,轉入屏風后邊去了。

毛延壽回到館驛,心里窩了一肚子氣。你不讓我畫像,我非畫不可。只要我的筆稍微動一點,你王昭君長得再美,皇上也不會要你,叫你一輩子住冷宮。他鋪上紙,輕輕醮筆墨,將記憶中的王昭君畫得十分傳神。畫完后,將畫掛起,仔細端詳,昭君眉目傳情,好像要從畫上走下來。毛延壽用筆在王嬙的右眼下,輕輕一點,點了一個小小的黑痣,不細看還真看不出來,然后收拾起圖像,派快馬將美人圖先送回京。他后邊帶著王嬙等美人也返回長安。漢元帝收到圖像,一一細看,只見一個個如花似玉。特別是名叫王嬙的美女,更非其他人可比,但細看時方見她右眼下有一小小黑點。一位大臣說:“這是一個滴淚痣,這種痣命主妨夫。”元帝遺憾地說:“可惜!可惜!”即命近侍將王嬙送入冷宮。

二、琵琶傳情

毛延壽帶領當選的美人回到京都。漢元帝從一百名美女中挑了幾個更美的封為嬪妃,其余都送入后宮,充當宮女。只有王昭君一人被關進冷宮。

冷宮,本名永巷,這里宮室低小,冷風襲人。宮里也有幾個宮女,都上了年紀。有一個老宮女,別人稱她何美人,滿頭白發,一臉皺紋。何美人間王嬙:“妹妹,你入宮幾年了?”“我剛到宮里來。”“怎么剛進宮就送到冷宮了?”這些宮女都為王昭君抱不平。昭君想了想,說:“一準是我得罪了毛延壽,他從中發壞。”她便將毛延壽選美時,為畫圖像,索要黃金,被他拒絕一事,講了一遍。大家說一定是他!如今的官吏,只知向手中抓錢,不管百姓死活,國家的事壞就壞在他們身上。何美人會彈一手好琵琶。她對昭君道:“我的琵琶已沒人聽了。你有這樣的美貌,如果學一手好琵琶,說不定還有出頭的日子。”何美人便教昭君彈琵琶,昭君聰明伶俐,苦苦練習,不到一年時間,居然彈得得心應手。何美人大喜,她要為昭君的命運作一番安排。

漢元帝有一種愛好,最喜月下夜游,每到十五望日,必帶一群內侍,紗燈前導,在宮中游玩,賞月賞花,徹夜不眠。這一年中秋節,圓月皎潔,萬里無云,元帝和內侍由一對對紗燈引導,駕臨御苑已然夜半人靜。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陣清脆的琵琶聲,有急有緩。一會兒似珠落玉盤,一會兒似雨打芭蕉,一會兒似萬馬奔騰,一會兒又似竊竊私語。元帝愛音樂,平時聽過很多人的琵琶彈奏,都沒有今晚聽得入神。他抬頭看天上的明月也像俯臉下望,側耳諦聽。他問內待:“這是從哪里傳來的琵琶聲?”內侍看了看方向說道:“稟陛下,是從永巷傳來的。”“永巷什么人能彈這樣好的琵琶?”“小臣們沒有聽說過。”元帝忽然想起一年前選美時,美人圖上有一個叫王嬙的美女,長的如月宮嫦娥,稱得上絕代美人。自從他看了畫像,再也難以忘掉。可惜她長了一個滴淚痣,如沒有這顆痣,她早已陪伴在我的身邊了。這琵琶是不是她彈的?即命內侍去召王嬙。

王嬙正演奏琵琶,忽然從外邊走來兩個內侍,高聲問:“這里有個叫王嬙的嗎?”昭君忙停下琵琶,說“小女子叫王嬙。”內侍看了王昭君一眼,心想:皇上真神了,怎么知道是王嬙在彈琵琶?便說:“皇上在御苑召王嬙進見。”何美人一聽喜歡的手舞足蹈。她導演的這出戲,不就是為了這句話嗎?她忙催昭君:“昭君,快謝恩!”王嬙急忙跪下:“謝皇上大恩!”

御苑的賞月軒中,紅燈高掛,元帝坐在御榻上等著王嬙到來。不一時,內侍領了昭君。元帝見她青絲高挽,頭上不戴首飾,身穿淡雅的素衣,面無描畫,但在燈光下卻映照得粉面微紅。進了賞月軒,雙膝跪倒,說聲:“參見皇上。”如鶯聲燕語。元帝簡直看呆了,忙道:“快快平身!”他心里想:這個美人如沒有那個滴淚痣該有多好!便道:“美人近前來。”昭君走到御榻前,元帝面對面仔細觀看昭君,看得昭君面紅耳赤,羞得雙目低垂。元帝沒有看到那顆滴淚痣,他喊:“掌燈過來,一個內侍提來一個白色紗燈,十分明亮。元帝命他提到昭君面前,又在昭君右眼下仔細觀看,還是找不到滴淚痣。元帝心中納悶:常說夜不觀色,燈光不如日光,也許痣太小,燈下看不到?又想也許昭君用鉛粉涂蓋起來,真如此,便有欺君之罪!他一時掃興,命令內侍:“將王嬙送回永巷!”王昭君不知為什么這樣審視她,聽皇上傳旨,又將她送回永巷。帝王的臉真是一時陰一時晴呀!

第二天,紅日當頭,晴空萬里。元帝早朝已罷,仍帶領一群內侍來到御苑,命內侍又去將王嬙召來。何美人等宮女都為昭君捏了一把汗。昭君也不知是吉是兇,暈頭脹腦跟在內侍后邊。漢元帝早在軒中等候。在光天化日下,再看昭君,和燈前月下相比,另是一番光景,簡直像一支出水荷花,雨后牡丹。他高喊:“王嬙,近前來!”昭君參拜了元帝,來到皇上跟前。元帝再次細看王嬙面部,一片紅暈,右眼下并無黑痣。元帝仍不放心,命內侍端盆水來,放在昭君面前,說:“王嬙,在朕跟前,凈面一回。”內侍取來絲巾,昭君將臉洗了又洗。元帝再看,仍無黑痣痕跡。問道:“王嬙,朕今天問你,你要老實回答。你右眼下可長過一個黑痣?”這一問,昭君才知道皇上仔細看他的原因。忙答:“小女子臉上從未生過黑痣。”那這就怪了,內侍,去將美人圖取來!”內侍奉命取來美人圖。元帝將王嬙和圖畫對照,真是一模一樣,只是圖中美人的右眼下多了一個小小的黑點。昭君急忙跪倒:“啟稟陛下,小女子有下情稟奏。”元帝忙扶起王嬙:“美人平身,有話慢慢講。”昭君便將毛延壽選美時,討要黃金作為筆資,他家中出不起的事,原原本本講給元帝聽。元帝聽后十分惱怒,要立即傳旨將毛延壽抓起斬首,但又想到這個奸臣,說不定背著自己干了什么壞事,這樣糊糊涂涂殺了,太便宜他了,問清了再殺不遲。元帝強咽下這口氣,不許內侍聲張。當即封昭君為明妃。當晚,元帝就宿在昭君宮中。

又是一個早朝的日子。元帝登殿,百官奏稟國事。奏事完畢,元帝仍不散朝,口稱:“毛愛卿!”毛延壽聽皇上叫他,忙出班跪倒:“臣毛延壽見駕。”“毛愛卿,朕有一事不明,今向愛卿請教。”說完命內侍取出畫昭君的那幅美人圖來:“這幅美人圖可是愛卿所畫?”毛延壽不知元帝為什么這時取出這幅美人圖,心里像敲鼓似的咚咚不安,只好硬著頭皮說:“是小臣所畫。”“宣昭君上殿。”內侍大呼:“王娘娘上殿哪。”昭君早在殿后等候,聽到召宣,走上殿來,跪在元帝面前,高呼:“萬歲。”元帝離御座,攙起昭君,賜坐身旁。毛延壽見昭君作了明妃,早已驚恐不定。皇上說:“毛延壽,你可知罪!”“臣知罪,臣罪該萬死!念微臣隨從陛下多時,饒臣一命。”元帝怒狠狠地說:“你的罪過絕不是這一兩件,你要如實交代!”大臣們平時見毛延壽十分受皇上恩寵,有話也不敢說。今天見他犯了案,真是墻倒眾人推,這個說他貪財成性,不知貪污多少金銀;那個說他慣于弄虛作假,筆下不知害了多少性命。元帝傳旨,將毛延壽收監,責令刑部詳細審問,依情治罪。

毛延壽萬萬沒想到,一位皇上的寵臣霎時變成了階下之囚。他進入監牢,腦子里想的還是金銀財寶。看守監牢的禁卒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壯漢,一見他進來便伸手要見面禮。毛延壽說:“大哥,莫要性急,少時我讓家人送來。”晚上,他的家人前來探監,便命家人帶來許多金銀。禁卒見錢眼開,趁夜晚人靜,放毛延壽逃出監獄。

毛延壽不知該逃向哪里。他偷回到家,用了半夜工夫。又畫了一幅昭君圖像,收拾了許多金銀珠寶,備上快馬,打扮成商人模樣,趁天亮剛開城門,混出長安,投奔匈奴去了。

三、匈奴獻美

毛延壽離開長安。他不敢走大道,專找山徑小路,來到長城腳下。這些年沒有戰爭,守關的兵士松松垮垮。走出關門的多是來往客商。毛延壽混出關去,抖開馬韁,狂跑起來。越走地方越荒涼,無邊無際的沙漠,很少看到一個人影,就連天上的飛鳥也不多。他跑了三天三夜,才找到了匈奴的呼韓耶單于。這位單于原是漢朝的“外甥”。他的母親是漢朝與匈奴“和親”中,嫁到匈奴的公主。呼韓耶單于掌權后,匈奴又強盛起來,放牛牧馬,又接近了漢朝的邊界。各個部落都養得馬壯牛肥。但呼韓耶和漢朝一直奉行“甥舅”關系,未曾發生過戰爭。毛延壽獻上金銀珠寶,單于問他姓名、官職,為什么來到匈奴?毛延壽小心翼翼地取出王昭君的畫像,呈給呼韓耶。單于接過一看,原來是一位絕代美人。單于問:“這張美人圖是個真人,還是一張圖畫?”毛延壽拿出他編造謊言的本事說:“這是一個真人。這張圖還沒有畫出她相貌的萬分之一。她姓王名昭君,年剛十七歲,不僅長得美,還很剛強并且善騎馬,跨馬奔馳似水上行舟。她父親和她曾在一夜之間,同時作過一個夢,夢見神人告訴她,她將來要作匈奴的閼氏。今年漢帝派小臣去各地選美,畫圖上報。見到昭君,昭君說如選去到匈奴和親,她就應選,決意不進漢宮。漢帝見到她的畫像,定要選她入宮,昭君不從,便被打入永巷。小臣說漢與匈奴和親是先朝留下的慣例,昭君既有此意,不如封為‘公主’,送她到匈奴去。皇上聞聽勃然大怒,將臣打入監牢。為臣買動獄卒,才連夜逃出長安。”呼韓耶單于聽毛延壽講述,心里念道:“漢家竟有這樣的奇女子,自愿到匈奴和親,長得又這樣美麗,實在難得!漢帝竟將她打入冷宮,多么可惜!”他問毛延壽:“我如派使臣到長安,多帶禮品去要王昭君,不知漢帝可會答應?”毛延壽說:“單于可汗可先派使臣帶著昭君畫像去要人,為防漢帝不允,可派大兵壓境。如不應允,立即發兵越過長城,諒那漢帝不敢不聽!”單于道:“好!就按毛先生說的辦。”呼韓耶單于安置了毛延壽,當即派使臣攜帶圖像禮品,前往長安。

漢元帝得知毛延壽從獄中逃走,十分惱怒,命刑部畫了毛延壽的圖像,發向全國,按圖捉拿歸案。他和昭君在宮中形影不離,相依取樂。

匈奴使臣來到長安,獻上禮品,要見元帝。一位大臣接見了這位使臣,問他的來意。使臣按毛延壽講的說了一遍,并取出了昭君的畫像。大臣這才知道毛延壽逃到了匈奴。說昭君愿到匈奴“和親”,大臣不知是真是假。選美是毛延壽去的,回來后的確將昭君打入永巷住過,以后才進了皇宮。進宮后,元帝便日夜不離,國事很少過問。這位大臣想,如昭君真的愿去匈奴“和親”倒是好事。一來兩國繼續和好,免動干戈;二來皇上身邊沒有了美女,便不會如此貪戀酒色。他便領匈奴使臣去見元帝。元帝問明來意,不由拍案大怒,大罵毛延壽叛國通敵。即命將匈奴使臣抓起,軟禁在驛館里。

匈奴呼韓耶單于送走了使臣,便親自帶兵屯禁在長城以外,等待消息。沒過幾天,消息傳來,說使臣被關押在長安,漢帝不肯答應昭君和親。呼韓耶大怒,立即發兵向長城攻擊。匈奴騎兵十分兇猛,強弓硬駑,箭如飛蝗。把守長城的漢兵,招架不住,關口被匈奴攻開。呼韓耶單于進入關里,大肆擄掠,橫行無阻。守關的敗將逃回長安,連夜叫開宮門,稟報元帝。元帝睡得正香,他聽說了邊境上的戰況,不禁大驚失色,命令調動全國軍馬,一定要把匈奴趕出長城。邊將說,只怕來不及了,匈奴騎兵來得神速,像潮水一樣難以阻擋。元帝罵起了朝中大臣,一個個都是白吃俸祿,國難當頭,不能為國分憂!不管怎樣罵,事到臨頭也不頂事,元帝急得捶胸頓足。正當他無計可施時,兩個宮女扶著昭君走了出來。元帝問:“愛妃你怎么也來了?”昭君道:“你們君臣的談話,小妃已全聽見。邊關的百姓處在水火之中,小妃怎敢愛惜自己的生命?求皇上應允小妃到匈奴去。”元帝看著昭君,流下眼淚:“怪朕無能。統管著十萬里江山,百萬兵馬。竟然保不住自己的愛妃。”但他實在無法可想,只好長嘆一聲,讓人放了匈奴使臣,命他火速趕回,讓呼韓耶單于退兵。就說元帝答應昭君娘娘到匈奴和親。昭君撲向元帝,二人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匈奴使臣得到元帝回話,派人飛馬向單于報告喜信。

元帝實在不愿讓昭君離去,一日拖一日,不肯放行。匈奴使臣天天催促,元帝無奈,只好選了個日子,送昭君登程。這天,元帝和大臣們親送昭君到十里長亭。王長者也來送行。長亭上擺好了送行酒。元帝端起一杯酒,說:“愛妃一去,永無再見之日。臨行前請飲下這杯酒,為朕再彈奏一曲,作為紀念。”昭君接過酒,一飲而盡。宮女遞上琵琶,昭君調理絲弦,彈奏起來。開始時如泣如訴,彈到后來變得慷慨激越,如萬馬奔騰,兩軍對壘,使元帝精神一振,到最后戛然停止。昭君將琵琶交與宮女,向元帝和前來送行的父親拜別。匈奴使臣催昭君啟程。昭君換乘匈奴的氈車,帶了兩名宮女,懷抱琵琶,向北而去。這時正好有一群大雁,也從頭頂上嘎嘎叫著展翅北飛,好像為昭君引路前行。元帝嘆道:“大雁,你向北飛去,秋后還會飛回。朕的昭君娘娘只怕一去不復返了!”說得聲淚齊下。

四、殺賊殉難

匈奴使臣押著車隊,離開長安,向北進發。昭君坐在氈車里,心里十分留戀漢家大好河山。來到離長城不遠的地方,只見被焚燒的茅屋,余煙裊裊;地上仍能看見牛羊殘骸。原來,匈奴兵進關以后,在這片土地上大肆搶劫,在田地里任意牧馬。昭君看到這一切,心里不免又疼又恨。昭君向路旁遙望,遠遠看到路旁古柏參天,柏林中有一座廟寺。昭君傳話給匈奴使臣,要到廟中休息片刻。匈奴使臣命車隊停在樹下,昭君下了氈車,來到廟前。見廟門上掛一橫匾,上寫“節漢千古”四個字。昭君進廟,抬頭看,正殿里塑一神像,白鬢銀須,粉面朱唇,身披皮袍,手持節旄,足下臥一綿羊。昭君知是蘇武的塑像。蘇武自武帝時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了19年。在這19年中他牧羊北海,飲雪吞氈,歷盡苦難,到昭帝時方被救回。后人為了紀念他,在許多地方給他蓋廟塑像。昭君觸景生情,看看自己又要到匈奴去,不由得雙膝跪倒,重重地磕了三個頭,默默念道:“蘇老大人,你如有靈,保佑王嬙,王嬙定會效法大人,堅守漢節,重返天朝。”說完拜了三拜,戀戀不舍地離開蘇武廟。上了氈車,出了長城,向北望去,便看到茫茫沙漠,一望無際。昭君從氈車一再回首南望,長城越來越低,漸漸成了一條灰線……

呼韓耶單于把迎接昭君娘娘前來和親,當成匈奴的重要大事。他調來千軍萬馬,只見旌旗如海,篷帳連天,到處傳來胡笳聲,戰鼓聲,大漠上出現了一個帳篷城。昭君到后,呼韓耶命人在沙上鋪了一里長的紅氈。昭君踩著紅氈,在單于的陪伴下,進入穹廬,這是匈奴最華麗的帳篷。昭君向呼韓耶行了漢禮。呼韓耶見昭君果如毛延壽所言,比美人圖上畫的還美,心中大喜,當即封昭君為寧胡閼氏。呼韓耶用金碗盛馬奶酒,雙手捧到昭君面前。昭君聞到一股膻腥氣,接過來放到一邊。單于見昭君不高興,以為是路上累了,即請昭君安歇。第二天,呼韓耶為討閼氏喜歡,在沙漠上舉行空前盛會;匈奴軍民聽說新來的閼氏無比美貌,也都想看上一眼。會上人山人海。單于手攜閼氏,登上彩臺,讓萬人朝賀。朝賀完畢,先是舉行馬賽,馬賽后是摔跤。節目一個接一個進行,人們歡聲雷動。呼韓耶單于看了看寧胡閼氏,昭君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呼韓耶問:“尊貴的閼氏,聽說你未來匈奴前,就向往大漠風光,怎么來到匈奴,竟絲毫也不動情呢?”昭君驚奇地間:“誰說我來匈奴前,就向往大漠風光?”“毛延壽一毛先生呀。”“啊!他如今在哪里?”“你來之前,因不服水土得了急病,現在一個清靜的地方養病。”“毛延壽還說了些什么?”他說你善騎強馬,常想在大漠上奔馳。曾一家三口人同作一夢,夢見你將為匈奴閼氏。你提出要到匈奴和親,漢帝不從,將你打入冷宮。我見了你的圖像。才派使臣到長安。如今你的夢已經應驗,應該高興呀!”昭君心里罵:“好個毛延壽,你這個謊言家,今天我既然來了,定叫你受到應有的懲罰。”昭君對單于道:“可汗,昭君剛到匈奴,人地兩生,只有一個鄉親,他又在病中,實在高興不起來。可汗能不能將毛先生召回來。”單于答應:盛會結束后立即派人把毛延壽召回。

毛延壽因不敢見昭君,才裝病躲起來的。他知道他把昭君弄到匈奴,昭君是不會饒過他的。他曾想昭君到匈奴以后,便立即逃走,可是逃向哪里?在匈奴人地生疏,逃不掉反會闖出禍來。他躲在一個小部落里,找了幾個匈奴商人,出錢買動他們,用了幾天時間,畫出一幅匈奴地圖。哪里有水草,哪里有道路,都畫得詳細。南邊是中國,不用細畫,北、東、西都是哪些國家全畫得明明白白。毛延壽有了這張圖,不愁逃不出匈奴地界。他正安排逃跑計劃,單于派人來召他。毛延壽大驚,他知道這是昭君的主意,硬著頭皮奉召去見單于。

昭君聽說毛延壽被召回,一心要叫他嘗夠誤國害人的滋味。你用謊言害我,我要以牙還牙。呼韓耶單于見昭君臉上仍不見笑容,便問道:“尊貴的閼氏,難道你就不為本單于笑一笑嗎?”昭君道:“匈奴的游戲我看不慣,我喜歡的還是漢家的玩意兒。”“到哪里能看到漢家的游戲呢?”“毛延壽在漢宮,伺候皇帝,會許多漢家游戲。”呼韓耶立刻將毛延壽召來。毛延壽懷著不安的心情,進了單于的穹廬。呼韓耶說:“毛先生,閼氏說你在漢宮會許多游戲,不知先生都會什么?”毛延壽不知昭君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好回答:“小臣只會繪畫,其它游戲實在不會。”昭君道:“毛先生何必謙虛,你會打侏儒,也會角羝戲,這都是皇上最喜歡的。”單于問:“什么叫打侏儒?”“侏儒是矮人,毛先生身材不高,會蹲下行走,很像侏儒。旁邊一個人用皮鞭抽打,便是打侏儒游戲。”單于聽說也來了興趣,便命令毛延壽扮作侏儒。毛延壽暗暗叫苦,不敢分辯,只好蹲下裝成矮子,從旁過來一個匈奴衛士揮動皮鞭,照他抽打。昭君喊道:“狠狠地打!”這衛士一鞭重似一鞭,打得毛延壽滿地亂滾,高呼求饒。呼韓耶看得哈哈大笑,昭君臉上也微露笑容。這個“游戲”做完,毛延壽已被打得遍體鱗傷,氣喘吁吁。呼韓耶問昭君,還想看什么?昭君說看角羝戲。單于問什么叫角羝戲?昭君介紹說,在中國這戲是一個人扮作羊,然后和真羊爭斗,看誰能斗過誰。單于說這里有的是好斗的公羊。命毛延壽作角羝戲。單于和昭君來到穹廬外邊,匈奴衛士拉過一只公羊。這只羊角長體壯,命毛延壽上前挑逗。毛延壽走上前去,輕輕撫羊,但這只羊性情暴躁、見毛延壽摸它,一擺頭把毛延壽羝得仰面朝天。他爬起還未站穩,公羊又羝了過去,又把他羝了個跟頭。他再爬起,又被羊羝住屁股,羝了個嘴啃地,弄了滿臉沙土,逗得呼韓耶和昭君哈哈大笑。這只羊仍不肯罷休,左一角,右一角,只羝得毛延壽躺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毛延壽的衣服被扯成了碎片,人也昏了過去。這時,一陣風吹過,忽然從毛延壽的衣服破處刮出一張紙來,在沙地飄動。呼韓耶命衛士把紙撿起,呈了上來,一看原是一張匈奴地圖。昭君馬上就知毛延壽要逃走,她對呼韓耶道:“可汗,看來毛延壽并不喜歡匈奴,你看這張圖,南邊畫得十分簡略,東、西、北三方,水草道路,畫得極為詳細。他繪此圖定有引外敵侵入匈奴的惡意。”呼韓耶也很生疑,命人將毛延壽綁起。毛延壽醒來后,呼韓耶一聲大喝:“毛延壽,你畫這張地圖,是否要引敵人侵略匈奴?”毛延壽見身上的地圖掉出,十分驚慌:“不,不是,小臣不敢!”“你畫圖何用?”“是,是……”毛延壽咕噥了半天,也沒敢說出畫圖的目的來。昭君道:“通敵叛國,罪大惡極,請可汗將毛延壽處以極刑。”呼韓耶單于命武士將毛延壽綁在一個木樁上,用宰牛刀一刀一刀地把毛延壽活活剮死。昭君這才長長地吐了口怨氣。

處死了毛延壽,呼韓耶單于率領部落,向東北遷移。這里住十天,那里住半月。秋天,來到了黑江。昭君知道離中原越來越遠了。這時,一群大雁由北向南,從頭上飛鳴而過。昭君想,離長安時,北來匈奴,就是一群大雁引路。如今大雁南飛,自己卻不能隨大雁回去,心里萬分痛苦。她見黑江的水滾滾東流,她的心像江中激浪,洶涌起伏。便對呼韓耶單于說,她要祭奠江水。單于命人置辦供酒,陪昭君來到江邊。昭君祭奠完畢,乘單于不防,縱身跳進翻滾的江水里。呼韓耶急命人打撈,早已不見蹤影,只得含淚渡江。后來有人找到昭君遺體,葬在草原上,名為“青冢”。為懷念這位壯烈的女子,至今還常有人前去瞻仰祭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平阴县| 株洲县| 泰宁县| 蒲城县| 东光县| 莱阳市| 宁明县| 永德县| 马公市| 邢台市| 古田县| 富蕴县| 河北省| 黄山市| 贵溪市| 通河县| 杭州市| 安庆市| 清徐县| 龙口市| 奉化市| 抚宁县| 木里| 黎平县| 即墨市| 乌审旗| 岐山县| 九江县| 商洛市| 文成县| 申扎县| 乐陵市| 环江| 红安县| 那曲县| 邵阳县| 太和县| 桃园市| 林州市| 开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