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豁達大度的蔣琬
- 學會寬容大度的故事(青少年學會知理的故事)
- 蕭楓主編
- 756字
- 2021-05-31 09:41:02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今湖南)人。他是蜀國諸葛亮的繼承者。諸葛亮在世時,就對他十分器重,常常對人說:“公琰為人忠誠正直,應當是和我共同輔佐帝王大業的人。”并曾秘密給后主劉禪上了一道奏章,說:“如果我去世了,以后的軍國大事可以托付給蔣琬。”
諸葛亮去世,蜀國上下一片悲哀。蔣琬卻居群僚之上,面對人心惶惶的危難局面,鎮靜自若,從而安定了人心,也贏得了同僚們的信任和敬重。
蔣琬還素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他在與同僚和部屬相處中,不計個人恩怨,從不以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來斷是非。
擔任東曹椽長官的楊戲,為人性格直憨而輕慢。蔣琬和他說話,他常是不應不答。有人想借此在蔣琬面前陷害楊戲,就對蔣琬說:“你與楊戲說話,他卻不作回答,這樣侮慢上司,不也太過份了嗎?”然而蔣琬卻說:“人的內心有不同,就如各人的面孔不同是一樣。表面服從,背后又說反對的話,這倒是古人就告誡要警惕的。楊戲要是贊同我的意見,而裝出一副樂哈哈的面孔,那就違背了他的本意;要是反對我的意見,那可能是他看到了我的某些缺點,所以只好默然不語。這正是楊戲耿直的地方啊!”
另外,還有個名叫楊敏的督農曾經在蔣琬背后說他的壞話,說:“蔣某人做事糊涂,實在不如前人。”有人把楊敏的話告訴了蔣琬,主管這方面事的官吏決定要對楊敏追究處理。蔣琬得知后卻表示反對。他說:“我本身就不如前人,沒有什么可追究的。”主管官吏說:“就算是不去追究,那也該責問他所指的是哪些糊涂表現。”蔣琬說:“如果去追究哪些地方不如前人,這本身就做了不合情理的事。做事不合情理,也就是糊涂了,還何必再去追問呢?”
后來,楊敏因犯罪而被拘囚在獄中,眾人擔心為此楊敏一定會被處死。而蔣琬卻毫無個人的親疏恩怨,楊敏終得免于重罪。
通過這些事,同僚、部屬都十分敬重他,稱贊蔣琬豁達大度,不計私怨。因此,他的威望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