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染織工藝
- 生活生產的升華:工藝美術史下(世界歷史百科)
- 聞明 彭萍萍主編
- 665字
- 2021-05-26 10:23:29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染織工藝相當發(fā)達。佛羅倫薩、錫耶納和米蘭等城市都是當時機織業(yè)的中心,有的工坊規(guī)模頗為可觀。從現(xiàn)存的織物來看,無論是制作工藝,還是圖案設計都受到東方的影響。在這些織物中以織錦較為出色。這類織錦既有紅或藍等單色的,也有雙色、三色或加金絲的花錦。在裝飾題材上有宗教、神話故事和中世紀的騎士、淑女,以及各種花卉圖案,表現(xiàn)手法寫實,與同時期的造型藝術具有共同特點。15世紀意大利織物紋樣中最有特色的是石榴紋,花、葉形狀復雜,構圖充實,制作精細,效果富麗華貴。16世紀織物紋樣的特色不很明顯,表現(xiàn)手法漸趨圖案化,常以對稱的構圖和大結構的花卉紋樣構成明快安定的效果,色彩更加強烈,機織技藝也愈加精巧。
織錦工藝是14世紀后期才在歐洲各地廣泛流傳的。除了意大利以外,法國的巴黎和巴德蘭的布魯塞爾、安特衛(wèi)普等城市也都有較大規(guī)模的織錦作坊。尤其是當時的皇宮邸宅都時興以織錦作壁面裝飾,需求量頗大,導致了織錦業(yè)的興盛,同時也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巴黎織錦的裝飾題材多以英雄傳說或騎士故事等人物為主,并配以景物,追求一種色調淡雅、風格清新的裝飾效果。布魯塞爾織錦的裝飾題材以宗教故事或歷史傳說為主,在表現(xiàn)手法上帶有繪畫式的特點,當時不少繪畫大師的壁畫作品已成為粉本。
另外,文藝復興時期用作服裝面料的染織工藝也有很大發(fā)展。海上新航道的開辟和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使東方古國的織錦、絲綢和印花棉布等高檔面料源源不斷地輸入歐洲,從而也促使歐洲本土的毛料和天鵝絨等紡織品的奢華程度不斷升級。有些面料還在織錦和天鵝絨里織進了閃閃發(fā)光的金絲銀線,效果華麗而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