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恐懼心理學(xué):從涂鴉中讀懂孩子的恐懼情緒
- (意)埃維·克羅蒂 阿爾貝托·馬格尼
- 1339字
- 2021-05-10 09:50:45
本書是如何誕生的
本書的誕生是一個偶然。一天,埃維·克羅蒂在沙灘上看到4歲的朱利奧在與海水第一次接觸時掙扎著,更甚的是旁邊還有一位不惜一切代價想讓兒子成為完美的游泳健將的父親,于是他走到這對父子的身邊,說出了這句簡單的話:“你游得真是太棒了,我到現(xiàn)在都不能浮在水面上!”
當(dāng)和孩子講話的時候,埃維·克羅蒂會用他慣用的說話方式,并且總是面帶笑容,這讓朱利奧既興奮又開心。朱利奧很快就學(xué)會了游泳,最重要的是他不再對水感到恐懼了。
這一切都表明兒童不需要邏輯性很強的道理,也不屈從于強勢或強迫,而是需要我們對其個性給予肯定和強化。毫無疑問,這也是對其年齡而言最易理解的語言。
每個兒童都會經(jīng)歷一些恐懼情緒,只要允許他們坦率地表現(xiàn)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恐懼情緒都會被克服;反之,就會加劇并最終成為真正的困擾。
如何才能幫助兒童克服恐懼情緒且在成年后不留下任何陰影?這正是本書將要探討的話題之一,我們希望在這本書中,即使無法給出最終答案,但至少可以給出有價值且可行的建議。
我們的恐懼情緒來自外部,正如心理學(xué)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提出的“集體無意識”,也就是說,恐懼情緒并非源于個人經(jīng)歷,比如對黑暗的恐懼、對惡劣天氣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等等。同時,也有一些因周遭環(huán)境傳遞出的恐懼情緒,如來自家庭的、社會的。所以,需要對這些恐懼情緒加以區(qū)分,恐懼情緒不同,對待它們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兒童對惡劣天氣的恐懼會被父母驅(qū)散,父母對孩子說,這些可怕的咆哮聲只不過是烏云在玩撞擊游戲發(fā)出的聲響:這是一種簡單、富有詩意且又充滿教育意義的安撫孩子的方法。這是一個在如此脆弱和敏感的年齡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的一個很好的示例,由此可見在面對兒童的恐懼情緒時,并不需要講道理或概念化。
沒有言語的語言
在面對兒童的恐懼情緒時,我們建議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要特別留意兒童傳遞出來的信息,特別是非言語信息,即不是通過言語表達出來的信息,如行為舉止、發(fā)脾氣、失眠、遺尿(尿床)、長時間哭泣或啼哭、吃手、亂涂亂畫……
只有當(dāng)兒童的恐懼情緒超過一定程度時,才需要求助于專家。在其他情況下,只要父母能讀懂從孩子那里接收到的“預(yù)兆性信號”,就能夠為他們做很多事情。
在對上百名不同年齡的兒童進行觀察并和他們直接交談后,我和埃維·克羅蒂已經(jīng)能夠確認,非言語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能夠給予那些致力于解決童年及青春期問題的人士很大的幫助。然而重要的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應(yīng)該保持對兒童群體的尊重,即必須基于“心理、生理和智力不成熟是兒童自然特性的一部分”這一認知。發(fā)育期本身就是“不健全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階段,催促兒童不斷適應(yīng)環(huán)境和成長,會導(dǎo)致他們變得脆弱。
我們常常會忘記適應(yīng)帶來的痛苦,并且經(jīng)常聽到一些讓孩子承擔(dān)過重的責(zé)任的“狠話”:“你已經(jīng)長大了,就必須有更好的表現(xiàn)!”這些話會引發(fā)孩子的焦慮,并一點一點地使他們產(chǎn)生恐懼情緒和不安全感。對孩子而言,周遭的世界將會成為沖突的根源,他們會因此對成長產(chǎn)生恐懼,即“彼得潘綜合征”。
最后,同樣重要的是,父母應(yīng)該接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理節(jié)奏”:有些孩子成長得較快,有些則較緩慢。不惜一切代價想要養(yǎng)育一個“成熟”的孩子,這種焦慮只會忽略孩子的和諧成長或扼殺他們的潛力。
阿爾貝托·馬格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