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到了佛生日,這村里就非同一般的熱鬧,且不說這廟里的香火繚繞和這廟外的鞭炮聲不斷,就是這紅絨布往戲臺上一搭,便有不少孩子“撲”了上去,騎自行車的,踏滑板的都有,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著笑容。
差不多到了戊時二刻,也不知是哪位名家不小心將墨潑在了云上,將天染成了黑色。
這戲臺底下早就人山人海了。放眼望去,小孩和老人就各占了一半,只有那星星點點的年輕人湊在其中。那頑皮的小孩子心思全然不在看戲,反倒是戲臺旁的小賣鋪總閃現他們的身影;至于那些來看戲的老人家,他們就不同了,拿了張小板凳,來了就坐下,從未再離座;而那些年輕人實則是來擺小攤,專賣些小玩意。
倏然間,一團星火竄上云霄,“砰”的一聲在夜幕炸開來,緊接著是嗩吶、鑼鼓、二胡等樂器響起,戲臺上的紅絨布就在這時拉開了……
一位小生頭戴方巾,身著藍色衣裳,面抹兩股“紅霞”,一甩白袖,隨即在臺上兜了一圈,收了嗓兒,穩著氣,唱道:“我本書生,背上行囊離家萬里,只盼那一舉成名……”
那戲臺下的老人,有的竟還閉上了眼,在那搖頭晃腦地聽著,仿佛聽的不是什么普通戲曲,而是名人演唱會。
“嘭”的一聲,鑼鼓一敲。
“駕駕駕……”只聽得后臺高昂的女聲響起,哦!是旦行的武旦在騎馬準備出場。只見得那一襲紅衣飄飄,手上拿著個馬鞭,好生瀟灑!
不知到了第幾場的時候,丑角出來了,場上大伙瞬間精神了
后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后臺,問起:“你們為什么喜歡唱戲?”梨園子弟皆笑:“敬,愛。”許久我才悟出其中的道理:敬這老一輩流傳的文化,愛這戲中的人物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