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小升初,遇到的第一個老師就是他,他姓“戴”,教我們語文。他告訴我們說:“把我的姓拆開來看,就是一個戈字,一個田字,一個共字,這說明初中這三年,我們要共同耕耘,誰也少不了誰。”
大家伙知道他姓戴后,都親切地喊他“老戴”。
打開課本的第一課就是“春”,這篇課文也正是我們與老戴相處的序幕。他在黑板上,蒼勁有力地寫下的第一個標題,他講到:“當初就有給別的學生講過課,現在是我時隔多年又站上講臺的一個機會,讓我遇見了你們,我感到幸運。”
他在黑板上寫完字,轉過身來與我們面視。嘴角邊一顆痣,是他最大的特點,他也經常對我們吹噓他那顆“不可一世”的痣;他一頭寸發,給人干凈凌厲的感覺;他雖然不高挑,但長得卻魁梧;他挺著大肚子,有時和我們開玩笑,總拍著肚子說那里頭裝的都是“墨水”。
講到“春”不免得講講自己喜歡的季節。他第一個叫到的同學就是我,這個問題來的猝不及防,我愣是支吾了半天也沒講出點什么。這時候老戴走到了我身邊,將手搭在我肩上,拍了拍我的肩,啟口道:“同學們知道我最喜歡什么季節嗎?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春天,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節,是充滿活力的時節,就像你們一樣,生機勃勃,滿懷希望。”
一節課就這樣開始了,在他的引領下我們很是認真,不打瞌睡不開小差,因為他講的太生動,我們一不小心都入了迷著了魔。他說:“朱自清的春生機盎然,‘畫’了好幾幅的圖,盼春、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無不用細膩的筆觸描繪春天的姿色,排比、應用、比喻等手法更令人眼花繚亂……”
在結尾處,他又講到:“春也是我們的開始,是初一年,是一班的新開始,大家都像一粒種子,即將接受四季的洗禮,我希望你們在以后面對各種困難時仍然能夠昂首挺胸,文中‘健壯的青年’也是我對你們的期望。”
在課后,他和我們一樣還是個孩子,他與我們玩鬧,不與我們計較。甚至有時見班上的男孩子沒水喝,還會從自己保溫杯里倒出茶來分享。看見班上愛打籃球的男孩子,他總會聯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他會同我們嘮嗑,會給我們講他那個時代的故事,他認真的神色,望向天空的目光,我們知道他想起小時候了;他有時候也會講到他的父母,每到那個時候我們就看得見他泛紅的眼眶。
但現在他出于某些原因不來教我們了,我們每想起他總會紅眼眶,總會泛淚。我們和老戴之間連一句正式的道別也沒有,我們甚至連一句感恩的話也沒有對他說過。我只希望,在以后,在某條街道,我還能偶然遇見他,同他說一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