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的管教:將親子沖突變為合作的7種技巧
- (美)貝基·A.貝利
- 1978字
- 2021-05-13 17:19:19
感謝不良行為
不良行為具有以下7種關鍵作用:
1.孩子借由不良行為學習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沒有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要走人行道,或者拒絕同齡人嘗試危險事物的提議。孩子學到這些知識的唯一途徑是跑到街上,感受同齡人帶來的壓力。孩子從你對這些情況的反應中開始明白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以及在他人超越安全極限時如何應對。
2.不良行為教給孩子們如何溝通才能滿足彼此的需求。4歲的梅根和媽媽在商店里購物。梅根從媽媽身邊跑開,沖向兩邊擺放著玩具的過道。梅根的媽媽心中升起了一股怒火。她找到了梅根,一把抓住梅根的肩膀說:“在商店里的時候不要從我身邊離開。絕對不行!”梅根指著一個娃娃,淚珠從她的臉頰上滾落下來。媽媽丟給梅根一個白眼就要走開,梅根抓起娃娃想讓媽媽買給她。媽媽說:“不行,你已經有100個娃娃了。”梅根開始啜泣道:“那些和這個不一樣。”最后,媽媽說:“好吧,但是今天你只能買這一樣東西。”媽媽教會了梅根如何得到她想要的東西。她必須做的是:①跑開,找到想要的東西;②不理會媽媽的話;③乞求。不良行為都會提供一個教和學的機會,我們對不良行為的反應教會孩子如何滿足他們的需要。
3.不良行為幫助孩子學會對他人有什么樣的想法、情感和行為才恰當。扎克利跑進房子里,大喊:“德魯是個呆瓜,我恨他!”家長可能會回應說:“那樣說不太好吧?我們在這個家里可不那樣說別人。”這個評斷性的回應沒有教給扎克利如何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懊惱。這帶給扎克利3個選擇:①別再感覺沮喪,并且假裝一切都好,盡管并非如此;②學著變得消極(什么也不說),具有攻擊性(說別人的壞話,但是不要當著父母的面說),或者具有消極的攻擊性(巧妙地報復你的朋友);③懷疑你是否應該有某些感覺(“我不應該這樣想”)。以上選項是否有熟悉的感覺呢?
孩子會盡可能發泄他們與別人相處中產生的懊惱情緒。父母需要教會他們用更恰當的方式表達這些情緒。家長可能會說:“發生了什么事情?你看上去很沮喪。”一旦孩子開始講發生了什么事情,家長就能教他所需的應對技能。扎克利可能說:“德魯在玩棋盤游戲的時候作弊了,他多走了好幾輪。”家長可以回應說:“你不知道該說什么才能保證輪到你。所以,你罵了他,然后回家來了。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你可以說,‘德魯,我不喜歡你連著玩兩次,輪到我了。’現在,我們來練習一下吧。”
4.不良行為教會孩子如何對健康的事物說是,以及如何拒絕不健康的事物。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技能,強大而有力地拒絕。學習拒絕也牽扯學習接受他人說不。管教子女中很大一部分是教孩子如何拒絕,如果你在孩子乞求的時候讓步,那么你就沒能教給孩子如何接受或者給出一個真正的拒絕(想象一下,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知道如何拒絕有多么重要)。如果你在拒絕孩子的時候采用了傷害他的方式,那么你也教給了孩子在拒絕他人的時候用傷害的方式。
接受和拒絕決定了人際關系。在你能夠拒絕他人之前,你無法真正了解自己。如果你無法拒絕,你就無法活出自我,總是努力成為你認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拒絕決定了你是誰,因此它是一種積極的力量,而非消極的力量。拒絕他人可以強化性格,它是防止被他人操縱的保護盾,而且它能夠讓其他人了解你是什么樣的人。拒絕其實能夠教他人如何對待你。孩子通過親身經歷這類管教來學習拒絕。
5.不良行為界定哪些是孩子該做的事情,哪些不是。沖突出現時,就是你幫助孩子學習他在生活中的工作描述的機會。“阿普里爾讓我那樣做的!”你的孩子辯解道。“阿普里爾是你的上司嗎?她能夠告訴你,你應該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感覺嗎?”你可能會這樣回復。“我不得不那樣做,因為阿普里爾說……”孩子反駁道。“你有其他選擇。不過,你當時沒想到這一點。”你可能會這樣解釋。“你要做的是思考,然后問問你自己,‘我想要這樣做嗎?我覺得這樣做對嗎?還是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別人喜歡我?’你主宰自己的選擇,而不是阿普里爾。”感到不安的成年人或者孩子往往需要被提醒他主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選擇。
6.不良行為教會孩子責任感。責任感是對做某事的那一刻做出回應的能力。有不良行為的孩子等于在清楚地表明:“我在這一時刻不知道如何恰當地做出回應。”如果他們知道應該如何回應,那么他們就不會做出不良行為了。
7.不良行為給孩子學習自我意識和自律的機會。孩子只有在失去控制時才能學會建立、保持并重獲自我控制,因此那些失去控制的時刻就是你教孩子的時刻。孩子學習自我管教分為3個階段。首先,他們在試探界限中找出界限在哪里。其次,他們重復做出被告知不能做的事情,從而重新檢驗他們的發現。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測試界限的穩固程度。如果一個孩子感覺到了猶豫不決,那么他會繼續不斷測試,直到弄清楚為止。為了進一步鞏固他們的發現,孩子可能會逗弄和挑釁其他人,他們從中獲得什么被允許、什么不被允許的信息。最終,孩子將之內化,使這些界限成為自己思想行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