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
在我的記憶里,粽子的香味濃得過分,每年的這個時候,那味道想起來就饞得我流口水。
還是五月末的日子,就想為這個傳統的節日寫一篇文字,而至今都沒有心思動筆。我不知道,是越來越遠的光陰磨薄了人的心情,還是歲月的時光消耗了曾經那顆萌動的初心。
到底是六月了,窗外的溫度比五月又高了那么一些數字。案臺上的綠蘿卻不知光陰的深淺,依舊綠得惹眼綠得纏綿,那綠意隨著折射進來的陽光一起竄進我的身體,以及每一個細胞。心,又不經意地生出了情懷。
起身為這盆不開花的植物加了一些水,算是對它的報答吧。一直做不到薄情,哪怕是不起眼的細花雜草。所以,總是寧愿辜負自己,也不愿疏離那些有生命的東西,更何況身邊的人。
綠蘿是前些日子從花店買回來的,很久之前就想買一盆回家,只是苦于機緣未到。如今,它就擺在我的窗臺上,心躁時看它一眼就能緩解激動的情緒。蔥油的綠,干凈飽滿,且一塵不染,有入扉的清香氣息,相比那些姹紫嫣紅,對它,更多了一層愛意。
閑下來的時光里,人也變得懶散多了。很多日不曾動筆,因為不知道如何下筆,怕落下的字惹煩了心情,不知道又要如何收尾。
于是,前些日子下雨,我去偷了雨水,摘了青果,還招惹了花草。說偷有點不文明了,應該說是去拍照。那水珠晶瑩得跟小玻璃球似的,只可惜,一碰就躲進草叢,任你怎么找尋,還是尋它不見。
路途里,我邂逅了牽牛花。小喇叭似的形狀,有乳白色,有淺粉色,有淡黃色,但最心動的還是藍色。或許是我偏愛藍色的原因吧,對它特別另眼相看。
藍色的牽牛花花蕊里滿滿的水分,很是清澈,沾進嘴里有清香的味道,那味兒一咕嚕就鉆進了肺里,想多回味一下都來不及。是啊,來不及,來不及的東西太多了,好比那些光陰,任你絞盡腦汁,都留不住它們的溫情,絕情得要命。
越是留不住的東西我越是喜歡。我喜歡這些惹了情懷的小喇叭花,那顏色就像懷舊的溫情,異常凌亂,有點愁人。
因為是懷舊,所以回不去了,回不去的光陰多愁人啊,絲絲縷縷,牽牽扯扯,就那么淪陷了進去,能不愁人嗎?
我挨個觸摸了一朵又一朵花兒,還是不忍心摘下,我怕它們凋零,怕看見它們枯萎,怕那一份感情沒有回旋的余地。因為喜歡的東西只能呵護,不能占為己有。更何況這柔情蜜意的小精靈,我更愿意淡然相陪,而后寂靜相守。
是女子都愛花草,尤其像我這種多愁善感的女人,又豈有不愛之理。
我的窗臺,鋪滿了香味。茉莉花也開了,如月光的白,綿延著柔情,分不清是什么味道了,那氣氛濃烈得過分,直往鼻孔里鉆,想擋都擋不住啊!還有那些被光陰惹起的感情,硬深深地被柔化了,且陷得更深,更厚實。
對面樓陽臺上的薔薇花,也妖嬈得要命。
到底是它們的季節,那艷色,那花姿,那風情,要多妖艷就有多妖艷,惹心得不得了,滿眼的蔥綠再配上妖嬈的紅,即使你的心冷靜如水,也會被感染,被牽連。
想必對面女子也是愛花的人,她陽臺上可以稱為小花圃了。什么青的吊蘭,常青藤,小天星,也有綠蘿。紅的杜鵑,玫瑰,月季,都艷得我眼里生出嫉妒。最可愛的是,她居然在陽臺上種了艾草,我確定應該是艾草,樣子很像,這東西我在山上見過無數,不會認錯的。
那艾草在她的小花圃里有些另類,也許是端午節來了吧,不然她怎么會連艾草都種上。六月的光陰里,粉的紅,綠的青,只有那艾草傲世獨立的樣子,我一眼就認出它了。
我知道,艾草是用來掛在門上的,說是有辟邪防蟲之功效,我倒是不相信有什么辟邪之說,只是防蟲我應該相信,因為它讓我想起小時候,媽媽經常去山上采回艾草,為我們熬水洗澡,不過確實神奇,每年夏天身上長小痘痘后,用艾草水一洗,那些小疙瘩立馬就消失了。
早已過了兒時的年代,端午節于我,說不上有什么稀奇。只是想起那些粽香時,依舊很濃烈,但那是年少的味了。不再愛吃粽子,不是嫌棄,而是那粽香幽濃,在心里,只因隨了世俗,淡漠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