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弟子咸丘蒙論及《詩經(jīng)》時(shí)說過一段話:“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這段話看似簡單,但如何解釋,歷代爭論頗多,簡直可用“眾說紛紜”來形容。這是古漢語的多義性造成的。不過可能正因這種解釋的多樣性,這段話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一直被視為重要的批評理論。
首先是對“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的解釋。因?yàn)閷Α拔摹薄稗o”“志”三字的訓(xùn)釋不同,人們對這段話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nèi)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