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質疑“快樂教育說”,并不奇怪,因為他主要宣講《弟子規》,對現代心理學或教育心理學可能了解得不多。《弟子規》以《論語》中的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綱領,對人的行為進行規范,有點類似現在的學生守則,就是把孔子的一些觀念落實為人的具體行為。既然是規矩,不免生硬,無論理解與否,都得照著執行。
我們知道,一種觀念轉化成人的行為,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錢文忠質疑“快樂教育說”,并不奇怪,因為他主要宣講《弟子規》,對現代心理學或教育心理學可能了解得不多。《弟子規》以《論語》中的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綱領,對人的行為進行規范,有點類似現在的學生守則,就是把孔子的一些觀念落實為人的具體行為。既然是規矩,不免生硬,無論理解與否,都得照著執行。
我們知道,一種觀念轉化成人的行為,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