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的民眾對政治思想的認知,總與一國的歷史經驗有關,如與歷史經驗沒有一點呼應,新的政治思想要落地生根,或許需漫長的時間。從這個角度看,“民本”思想仍值得一議。
除了法家,中國古代哲人大多在政治理念上持“民本”思想,即把民眾視為政治的主體。“民本”思想能在春秋戰(zhàn)國年代變成一種有影響的政治理念,有其歷史原因。春秋之時,“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無數慘痛的歷...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國的民眾對政治思想的認知,總與一國的歷史經驗有關,如與歷史經驗沒有一點呼應,新的政治思想要落地生根,或許需漫長的時間。從這個角度看,“民本”思想仍值得一議。
除了法家,中國古代哲人大多在政治理念上持“民本”思想,即把民眾視為政治的主體。“民本”思想能在春秋戰(zhàn)國年代變成一種有影響的政治理念,有其歷史原因。春秋之時,“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無數慘痛的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