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因同一事由承擔刑事責任后是否還要受到行政處罰?

案例分析

某縣公安局在一次突擊檢查中發(fā)現(xiàn)某KTV存在涉黃服務,擬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KTV并非正規(guī)的娛樂場所,而是以KTV為幌子主要從事色情服務,且涉及面廣,涉及金額巨大。公安局遂對此立案調查,案件性質轉為刑事案件,后法院判決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那么,該KTV在承擔了刑事責任后是否還要受到行政處罰呢?

在我國現(xiàn)行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這三大責任承擔方式中,刑事責任的承擔具有最高的強制力,具有優(yōu)先性。《行政處罰法》第七條規(guī)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根據(jù)《行政處罰法》和《刑法》的處罰法定、罪刑適當?shù)仍瓌t,行為人應受的處罰應與其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行政處罰是對行政相對人尚未構成犯罪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給予處罰。《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即某一違法行為雖應受行政處罰,但同時又構成犯罪的,刑事處罰會吸收行政處罰,最終追究違法者的刑事責任。該KTV涉嫌犯罪,已經(jīng)受過刑事處罰,公安機關就不能再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七條第二款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第二十二條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深度解析

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從理論上講應該是尚不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如果構成犯罪,根據(jù)刑事優(yōu)先的原則,應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不再進行行政處罰。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不能以罰代刑。但是,已經(jīng)受過行政處罰的,則仍有可能受到刑事處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丹棱县| 淅川县| 东光县| 建湖县| 兴和县| 唐海县| 华宁县| 栖霞市| 基隆市| 同心县| 衡东县| 满洲里市| 南平市| 渭南市| 宜兴市| 芦山县| 建瓯市| 兴安县| 醴陵市| 浪卡子县| 高雄县| 洞头县| 娄底市| 镇坪县| 微博| 通榆县| 鄂尔多斯市| 洛扎县| 祁连县| 达孜县| 泽普县| 新沂市| 唐海县| 雷山县| 大同县| 思茅市| 潢川县| 广元市| 瑞丽市|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