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3.沖突
書名: 同風雨,共成長作者名: 危薇本章字數: 3521字更新時間: 2021-05-07 07:00:00
13.沖突
太陽突然很焦灼的灼燒著大地,天氣莫名的熱了起來,但是又沒有到夏天,長沙總是這樣,莫名其妙的燥熱,而是那心情也變得如此浮躁。
一場突如其來的對峙,讓所有人猝不及防,不知道是以怎樣的心情站在了,校學生會宣傳部的辦公室,許佳靈的心里沒有一點兒膽怯,她覺得她的立場沒有錯。
新宣與校宣是個什么樣的關系,難道不知道嗎?是競爭關系呀!雖然偶爾有合作,但更多的還是競爭,校宣想把新宣合并,歸為校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別看平常交流合作很多,但是彼此都心知肚明。
這一次,是非常明顯的沖突。
白塵皓一臉嚴肅地坐在校宣的辦公室,他需要給校宣一個看似合理合情的交代。
事情要從幾天前校宣給國旗護衛隊寫了一篇推送文章開始說起。那篇推送文章介紹的是國旗護衛隊的日常,但是許佳靈覺得這篇推送太過夸張,而且不符合實際情況。作為一個宣傳工作者,本來都要為自己所寫的每一個文字,拍的每一幅圖負責——那是校宣寫的,許佳靈只是在萬能墻上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她并沒有針對校宣。
校學生會宣傳部的關于國旗護衛的推文的題目叫做“颯,兵哥哥,兵姐姐”——
簡單的瀏覽著推送文章的內容,白塵皓并沒有覺得許佳靈說錯了什么。
“鞋底磨穿
褲子磨破
汗如雨下
即使受傷
也勇往直前
追尋正確目標
我無所不能
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
我也絕不退縮
我不會浪費一分一秒
絕對不會
我肩負使命
身肩重任
我所向披靡
勢不可擋”
推文的第一段看似寫得很好,但是內行人一下就看出了問題。
接著向下看,白塵皓其實非常理解許佳靈想表達的東西。
他們說,“選擇護衛隊,便是選擇挑戰,放棄安逸。他們見過晨光熹微的廣場,也踏過夜風呼嘯的操場。他們在夏日的大訓中揮汗如雨,在重要場合的升旗活動中,軍姿一立,就是幾個時辰。”
“有護衛隊里的兄弟陪著,再多訓練我們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訓練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國旗護衛隊有一個傳統是“一人感冒,全家吃藥”。
隊員介紹說,如果集合的時候有一位隊友沒有來,隊長會讓其他所有人撐著俯臥撐等他,直到他來。因為一個人的遲到并不是某一個人的錯誤,而是整個團隊的失誤。有時候下訓時會看到一群人在廣場做俯臥撐,這往往是隊長給某一個隊友的懲罰,但我們都會自請陪著隊友一起做。
他們說:“這段兄弟情義永遠都無法忘懷。”
正因不畏困難同甘共苦的精神,使得一切的困難都成了磨刀石。
體能很難堅持,可是在隊列里,盯著前面隊友的后腦勺,十公里也會輕輕松松隊列走完,在隊長和隊友們的溫暖關心中,給了自己一遍又一遍堅持下去的勇氣。隊里每個人都是如此,溫暖著他人,也被他人溫暖著。愛和無畏的信仰,讓每個人都充滿力量。
肩擔大義,“每一次升旗都是榮光”
在眾多的學生組織中,為什么要選擇加入國旗護衛隊?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每當這天早上六點,我們都會按時起床,穿好禮服,整理好軍容風紀,準時到達操場,在指定位置站好,以最飽滿的姿態做好升旗儀式的準備。升旗儀式上,身穿莊嚴軍裝,踏出響亮整齊的正步,立正敬禮,注視著初升的太陽照射下冉冉升起的國旗時,總會感到萬分榮耀。”隊員們每每說起升旗儀式,總會熱淚盈眶。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雖然訓練很苦,但是每周一的升旗儀式總是他們最激動也是最期待的時刻。
“為祖國的繁榮蒼盛。我們堅信,如果說國旗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神圣的麥加圣地,那么我們將會是最虔誠的信徒,朝著心中的信仰,永不停歇。”
關于內心深處記憶最深刻的一次升旗,他們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許佳靈在萬能墻上評價這一段是這樣的:“對于官方平臺寫的這篇介紹國旗護衛隊的推送,我想給一點兒小小的建議,但是我沒有這篇寫推送的聯系人方式,勞請墻墻轉達。
國旗護衛隊的軍禮服和靴子還是有點兒貴的,質量不會差到哪去,如果想表達他們訓練很辛苦,從衣服和靴子上來講過于夸大了。這支隊伍一旦有人受傷,是會停止訓練的,因為如果因為訓練而造成機械性損傷是不可逆的。‘一次次倒下’,隊里除了做俯臥撐要‘倒下’,我實在沒有畫面感是指哪種倒下,這段話不符合護衛隊的實際情況。在追求文字美的情況下沒有切實地了解這支隊伍。
你們可否知道,每一次升旗儀式,有些人會緊張得睡不著,會五點多就醒來整理著裝,用一句‘六點按時起床’似乎不合理了。如果是引用的隊員的話,希望寫推送的人,不要太過刻意美化語言,這顯得有點假。國旗護衛隊的隊員多數都說話‘直’,他們的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吐槽一下,隊里人的確說不出這么多很美的話,他們更多的會表達‘因為和兄弟們在一起,很開心’,僅此而已)。以上僅是個人的一點兒小意見,并無任何批評的意思。”
辦公室有一種讓人窒息的感覺,第一次看到校學生會宣傳部部長,許佳靈就知道,這件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時間沉寂,每分每秒都清清楚楚地記錄著心跳,但是許佳靈看到自己的部長在那里,她的心便很踏實。
一個發給“萬能墻”的東西被查出來,許佳靈覺得這個“墻”可以被拆了。
“身正不怕影子歪”,許佳靈并沒有否認這個事情,有些事情她有膽子做,她就有膽子這個事情承擔這個結果——她哪里做錯了?
客觀評價,虛心提議,合著只要是新宣提的就是有針對性的,也不看看到底有沒有“建樹性”。
“我并沒有覺得我的干事做錯了這個事情。”白塵皓冷靜地客觀地說著,“新宣絕對無意針對校宣。”
“現在在這個平臺上所發的東西,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篇關于校宣推文的評價。”校宣的部長說,“這會給校宣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因此給校宣造成了負面影響,我感到很抱歉。”白塵皓說。
“新宣必須給咱們一個交代,不是一句道歉就可以完事的。”校宣的部長說,“你的這個干事這么沖動地將言論發在網絡平臺,我覺得不太合適。”
“這件事情,她并沒有做錯,她有言論自由權,而且她說了‘沒有任何批評的意思’。”白塵皓說。
“可是她那個意思不就是已經代表了批評嗎?”校宣的其他人氣呼呼地插進話。
仿佛一場口舌之戰,不可避免。這場沖突的根本原因只是因為萬能墻上有一段關于校宣推文的非褒義的評論。
空氣再一次沉寂了,雙方各執一詞,而作為此次的導火索,許佳靈內心感覺到無比的心累。
雖然她覺得自己沒有錯,但是,兩個部門在此之前從未發生如此大的口角。
如果有一天國旗護衛隊知道這個小小的干事,因為不滿意另一個部門給隊伍寫的推送文章,而“大動干戈”,這到底是這支隊伍的不幸,還是這支隊伍的幸運呢?
作為最“無辜”的國旗護衛隊,他們并不知道這件事情。
可仔細想一想,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國旗護衛隊一方面和校宣關系很好,另一方面和新宣關系很好,如何平衡好這兩個同是宣傳部的部門,難道不是一個值得仔細思考的事情嗎?
“抱歉,作為新宣的一名干事,對于我的沖動行為,我向校宣表示最真誠的歉意。”許佳靈說出了在場的,所有人出乎意料的話。
識大局、懂分寸、明事理,這些是部門交給許佳靈的東西。當有一天會因為她而給部門造成不良影響的時候,她覺得她應該考慮部門的最大利益,而把影響降到最小。
“我愿意寫2000字的自我檢討上交給我的部長,請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再為難校宣。”許佳靈不知道是以怎樣的心情說完這句話的。
委屈若能說清楚,那何必稱作委屈呢?
校宣的辦公室有人敲了三下門,是許佳靈的輔導員楚畹。
為什么這件事情都已經牽動了許佳靈的輔導員呢?
這個世界上說牽一發而動全身,難道是這個道理嗎?
眾所周知,楚畹和校宣的部長交情不淺,想必也是為許佳靈而來。
站在辦公室的許佳靈,不知道他們到底說了什么,她的大腦很亂,只知道最后的結果是——不了了之。
對所有事情定罪的理由是必須是這個事情本身是錯誤的,可是許佳靈所做的事情并沒有對錯之分,只是立場不一樣。
放棄你的人從來都配不上你的遺憾,有些人之所以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為你負重前行。許佳靈的部長白塵皓和楚畹都是在那個時光里,讓許佳靈最無法忘懷的人。
因為哪怕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她的時候,總有人站在她的身后對她說——“別怕,我在呢”。
周末,許佳靈請假了,她打電話給家里人,她說:“想回家了。”
她的家鄉是湖南懷化,和她一起回去的人,并不是陳炫彬,而是她的雙胞胎弟弟許佳明。
“兩個人=一輩子≈(認識+了解+暗戀+表白+拍拖+約會+挫折+甜蜜+困難+深愛+纏綿+家長+結婚+激情+習慣+兒女+掙錢+煩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皺紋+生病+衰老+發呆)×但身邊有你”,如果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如這個運算一樣,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不得已”了。
若說這件事情和陳炫彬沒有一點兒關系,也說的過去,但是,若不是因為陳炫彬,許佳靈又何必對一篇壓根不是她負責的關于介紹國旗護衛隊的推送如此嚴苛?
所有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最不希望許佳靈牽扯到隊伍之間的紛爭,最不希望許佳靈牽扯到部門之間紛爭的人,最后還是一步一步的把她拉入了這場本不屬于她的泥潭中。
可這一切,仿佛都是她心甘情愿的,她從未怨過任何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