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基礎財務報表分析
- 穆林娟 任晨煜等編著
- 1954字
- 2021-04-30 12:46:27
1.2.3 報表和企業經濟活動的關聯
企業的經營活動占用的資源是資產,企業為取得經營所需資產必須進行投資活動,它們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左方;經營活動的直接后果是取得收入和支出成本,它們反映在利潤表的上半部分;經營活動會引起現金流動,它們反映在現金流量表的第一部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的直接結果是取得非現金資產,它們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左方;投資活動的最終結果是運用資產賺取的收益,它們反映在利潤表上;投資活動的過程,是現金流出企業(同時非現金資產流入企業)以及收回投資時現金流入企業(同時非現金資產流出企業),它們反映在現金流量表的第二部分(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籌資活動的結果,一方面是取得運用現金或非現金資產的權利,它們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左方(資產);另一方面是產生對債權人和所有者的義務,是企業的資金來源,它們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右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履行對債權人和所有者的義務需要支付利息和分配股利,它們反映在利潤表的下半部分。籌資活動的過程一方面是現金流入企業,另一方面是向資金提供者回流現金(包括本金、利息和股利),它們反映在現金流量表的第三部分(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表1-5、表1-6、表1-7分別反映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企業的經濟活動之間的關系。
通常,企業的基本業務活動根據其發生的頻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經常性業務,即在企業經營中經常發生的、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可以預測的業務活動。與經常性業務對應的損益就是經常性損益,另一類是非經常性業務,即在企業經營中不是經常發生的、不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并難以預測的業務活動。與非經常性業務對應的損益就是非經常性損益。在正常情況下,經常性損益在企業全部收益中所占的比重越高,企業的利潤來源就越穩定,經營風險越小、獲利能力越強;反之亦然。
從表1-6可以清楚地看到利潤表區分為經常性損益與非經常性損益。
經常性損益是企業主要的、有目的的、經常性業務活動創造的利潤或造成的虧損,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水平密切相關,可以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因此,在利潤表中列示在前面。在具體列示時,經常性業務所帶來的收入與其相應的耗費要相互配比,并且,耗費是按照其與收入形成的相關性程度進行排序的。譬如,在營業利潤的計算過程中,營業收入是企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故列示在利息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之前。再譬如,營業成本就是列示在期間費用之前,而在期間費用內部,銷售費用因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相關性較高而列示在前面,管理費用次之,財務費用在三者中列示在最后。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或者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獲利能力的各項收入和支出。企業經營活動可能涉及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包括企業經營活動中顯失公允的關聯方交易產生的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的處置或置換損益以及債務重組損失、資產的盤盈或盤虧等。企業投資活動可能涉及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如公司轉讓持有的長期投資屬于特殊業務,由此而產生的損益應該全部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處理。因為非經常性損益并非企業預定目的的損益,與經營管理水平聯系不密切,所以,它不能代表企業的獲利能力。
企業基本活動包括籌資活動、投資活動和經營活動,根據企業基本活動的性質與現金流量來源的相互關系,將企業一定期間的現金流量分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表綜合反映一定會計期間內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
現金流量表主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見表1-7):①本期現金從何而來?現金流量表首先要回答的就是本期所取得的現金來自何方。具體而言就是企業當年共取得現金流量中有多少來自企業經營活動,又有多少來自投資活動,或者籌資活動及非常項目。從經營活動中取得的現金,有多少是來自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有多少來自于增值稅額,從籌資活動中取得的現金有多少來自借款,有多少來自發行證券,等等。②本期現金用向何方?在回答現金的來源后,現金流量表還必須回答現金的運用去向,即企業當年的現金都用到哪里去了:描述企業在當年現金支出中有多少用于企業的經營活動,又有多少用于企業的投資活動,還有多少用于籌資活動。在用于經營活動的現金中,有多少用于購買貨物,又有多少用于借款的利息,有多少用于繳納稅金,有多少用于支付工資,又有多少用于支付其他營業費用等。③現金余額發生了什么變化?現金流量表除了反映現金從何而來、本期現金用向何處以外,還反映本期現金余額的增減變化。假設某企業當年收到現金500萬元,500萬元全年收支相抵后,現金增加了100萬元,這100萬元凈增加的現金中,有多少是經營活動帶來的,有多少是投資活動帶來的,又有多少是籌資活動帶來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