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風還帶著冬末的寒意,卻已經能嗅到隱約的春天氣息。我站在教室窗前,看著窗外光禿禿的梧桐枝丫上冒出嫩綠的新芽。黑板上方的倒計時牌無聲地宣告著:距離高考還有100天。
“邱桐,”喬昔的聲音從身后傳來,“發什么呆呢?”
我轉過身,她正歪頭看我,短發因為靜電而微微翹起,手里抱著一摞剛發下來的模擬考試卷。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圈毛茸茸的金邊。
“只是在想,”我接過她遞來的試卷,“一百天后,我們會在哪里。”
喬昔的試卷上鮮紅的“92”分格外醒目——物理,她最頭疼的科目,這次居然上了九十。我的視線移到自己的試卷上,數學135分,比上次提高了十分。我們都在進步,向著那個共同的目標穩步前進。
“在考場啊,笨蛋,”喬昔戳了戳我的額頭,然后壓低聲音,“然后是兩個月的暑假,然后...”她的眼睛亮了起來,“北方文理學院和濱海大學!”
這個美好的展望讓我們相視而笑。過去幾個月,我們已經把這兩所學校研究得透徹無比——課程設置、校園地圖、周邊環境,甚至兩校之間的交通路線。北方文理學院的創意寫作專業和濱海大學的音樂治療系,看似毫不相關,卻被我們編織進了同一個未來圖景。
“對了,”喬昔從書包里掏出一個小本子,“我做了個暑假計劃表,你看看?!?
本子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她的“偉大計劃”:學吉他、海邊旅行、看完二十本科幻小說、教我游泳...每一項后面都畫著小小的星星,代表優先級。
“游泳?”我挑眉,“你知道我怕水?!?
“所以才要學?。 眴涛衾碇睔鈮训卣f,“萬一哪天你掉河里了怎么辦?作為女朋友,我有責任救你?!?
我無奈地搖頭,但心里卻暖暖的。這就是喬昔式的關心——用夸張的假設掩蓋真心的擔憂。
放學后,我們照例去了圖書館。百日倒計時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劍,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自習室里安靜得只能聽見翻書和筆尖摩擦紙面的聲音。喬昔咬著筆帽,眉頭緊鎖地對付一道物理題,我則沉浸在數學的海洋里。
“邱桐,”喬昔突然小聲叫我,“這道題...”
我湊過去看題,她的發絲蹭到我臉上,帶著淡淡的洗發水香氣。題目是關于電路分析的,我輕聲解釋了解題思路,喬昔恍然大悟,立刻埋頭計算起來。
這樣的場景在過去幾個月里重復了無數次。我們像兩個并肩作戰的士兵,互相掩護,互相支持。有時是我幫她理清物理概念,有時是她用記憶法幫我記歷史事件。學習間隙,我們會分享一副耳機,聽她喜歡的音樂或我推薦的播客,在知識的重壓下尋找片刻喘息。
回家的路上,夕陽把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喬昔突然停下腳步,指著路邊一家新開的甜品店:“我們是不是從來沒進去過?”
確實,雖然每天經過,但我們總是匆匆走過,生怕浪費一分鐘學習時間。
“就今天,”喬昔拉著我的手,眼睛亮晶晶的,“慶祝倒計時一百天!”
甜品店裝修得很溫馨,墻上貼滿了顧客的留言便簽。我們要了一份草莓蛋糕和兩杯熱可可,坐在靠窗的位置。喬昔用叉子戳著蛋糕上的草莓,突然說:“我昨晚做了個夢?!?
“什么夢?”
“夢見高考那天睡過頭了,”她做了個夸張的驚恐表情,“跑到考場時已經結束了,然后我就...哭醒了。”
我握住她的手,發現指尖冰涼?!拔乙步洺W鲞@種夢,”我承認道,“不是忘帶準考證,就是寫不出答案?!?
喬昔反握住我的手,力道大得有些疼:“我們會不會太緊張了?”
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一會兒。確實,過去幾個月我們像上了發條的機器,除了學習幾乎沒有任何娛樂。黑眼圈成了標配,咖啡消耗量是過去的三倍,連夢里都在背書。
“也許該適當放松一下,”我提議,“比如每周留出半天時間,什么都不想?!?
喬昔眼睛一亮:“看電影?或者去秘密基地?”
“都可以,”我微笑著點頭,“只要和你一起?!?
這個簡單的約定讓喬昔整個人亮了起來,她立刻掏出手機開始規劃周末的活動,仿佛已經等不及要暫時逃離學習的牢籠。
回到家,媽媽正在廚房準備晚餐。自從高三開始,她總是變著花樣給我補充營養,今天燉了雞湯,香氣彌漫整個屋子。
“喬昔最近怎么樣?”媽媽一邊切菜一邊問,“她爸爸說她又進步了?!?
“物理92分,”我驕傲地宣布,“照這個趨勢,濱海大學穩了?!?
媽媽欣慰地笑了:“你們兩個都很努力?!彼D了頓,“對了,我有個想法...高考結束后,要不要邀請喬昔一起去旅行?就當是畢業禮物?!?
這個提議讓我眼前一亮。我和喬昔雖然經常討論暑假計劃,但大多是零散的想象,從沒具體規劃過旅行。
“真的可以嗎?”我難掩興奮,“去哪?”
“你們決定,”媽媽擦了擦手,“預算我已經準備好了?!?
我立刻給喬昔發了消息:“我媽提議高考后我們一起去旅行!你想去哪?”
回復幾乎是瞬間就來了:“海邊?。。∥铱梢栽谏碁┥蠌椉?,你可以寫生?。 焙竺娓淮d奮的表情符號。
這個選擇毫不意外——喬昔在深圳時愛上了大海,經常發海邊的照片和視頻給我。而我從沒看過真正的大海,只在書本和電影里想象過它的壯闊。
“那就海邊,”我回復,“我查查攻略?!?
“等等!”喬昔又發來一條,“先別急著定,我們周末好好規劃一下!”
接下來的幾天,雖然學習依然緊張,但有了旅行這個期待,連最枯燥的復習都變得輕松了些。喬昔甚至做了一個倒計時表格,每天劃掉一格,旁邊寫著“距離海邊又近了一天”。
周五晚上,我們按約定留出了半天休息時間。喬昔來我家過夜,我們擠在書桌前,用媽媽的筆記本電腦查旅行攻略。屏幕上同時打開了十幾個網頁——機票比價、酒店評價、必去景點...
“這里!”喬昔指著一家海濱民宿的照片,“有私人海灘,而且離市區不遠。”
圖片上的民宿確實很誘人——白色的小房子,面朝大海的露臺,夜晚還能看到滿天星光。但價格也讓我們的興奮冷卻了些。
“有點貴,”我咬著嘴唇,“要不我們換個便宜點的?”
喬昔搖搖頭,神秘地笑了:“我有辦法?!彼统鍪謾C,撥通了一個號碼:“爸,我和邱桐想高考后去海邊玩...對,就我們倆...那家民宿叫'星海之居'...”
十分鐘后,喬昔掛斷電話,得意地宣布:“搞定了!我爸說他贊助一半,當作畢業禮物!”
我驚訝地瞪大眼睛:“你爸爸太好了吧!”
“他說...”喬昔突然有點哽咽,“他為我驕傲,也為我們的友誼驕傲?!?
這個回答讓我心頭一暖。喬爸爸一直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很少直接表達情感。這樣的支持對他來說已經是極大的溫柔。
我們繼續規劃行程,從必帶的物品到想嘗試的活動,越聊越興奮。喬昔甚至列了一個“海邊必做清單”:看日出、堆沙堡、撿貝殼、學沖浪...
“沖浪?”我皺眉,“不是說要教我游泳嗎?”
“按難度循序漸進嘛,”喬昔理直氣壯地說,“先游泳,再浮潛,最后沖浪!”
我無奈地搖頭,但心里已經開始期待那個場景——碧海藍天,喬昔站在沖浪板上,陽光照在她濕漉漉的短發上,笑容比陽光還燦爛...
夜深了,我們擠在我的小床上,繼續小聲討論著旅行細節。喬昔突然安靜下來,手指輕輕撫過我耳后那個已經淡得快看不見的小星星。
“高考結束后,”她輕聲說,“我們重新紋一個吧?一模一樣的?!?
我點點頭,胸口涌起一陣溫暖。這個小小的紋身承載了太多回憶——分別的思念,重逢的喜悅,以及無數個共同奮斗的日日夜夜。
“這次紋在哪里呢?”我問。
喬昔思考了一會兒,突然眼睛一亮:“手腕內側怎么樣?這樣一抬手就能看到?!?
她示范性地抬起手腕,在想象中的位置點了點。這個位置確實很妙——既私密又顯眼,像是只為我們自己設計的秘密標記。
“好,”我握住她的手,“就這么定了?!?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灑下清冷的光輝。喬昔靠在我肩上,呼吸漸漸變得均勻。我小心地調整姿勢,讓她睡得更舒服些。明天又是緊張的學習日,但此刻,在這個安靜的夜晚,所有的壓力都暫時遠去,只剩下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高考倒計時牌一頁頁翻過,從三位數變成兩位數,時間像被按了加速鍵。每天清晨,我和喬昔在教學樓前碰面,交換一個鼓勵的眼神;每個課間,我們互相抽查知識點;每個周末,我們留出半天時間,暫時逃離書本,規劃著那個越來越近的海邊之旅。
四月底的模擬考,我們雙雙進入了年級前五十——這個成績如果保持到高考,我們的夢想大學就穩了。公布成績那天,喬昔興奮地拉著我在操場上一連轉了好幾圈,直到我們都頭暈目眩地倒在草坪上。
“我們真的能做到,”她仰望著藍天,聲音里滿是難以置信,“真的能一起去海邊,一起上大學...”
我側頭看她,陽光透過樹葉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曾幾何時,這些目標看起來如此遙遠——當她在深圳,我在北方時;當我們只能通過信件和屏幕聯系時;當不確定能否再見時...而現在,它們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因為我們是世界上最棒的組合,”我握住她的手,“農夫和小鳥,記得嗎?”
喬昔轉向我,眼睛亮得像星星:“永遠記得。”
五月的風溫暖了許多,校園里的梧桐樹已經枝繁葉茂。倒計時牌上的數字一天天變小,緊張的氣氛也日漸濃厚。但有了那個海邊的約定,有了彼此的支持,連最黑暗的高三隧道也看到了盡頭的亮光。
六月一日,倒計時六天。學校組織了最后一次動員大會。校長、老師、家長代表輪流上臺發言,內容無非是鼓勵和減壓。我和喬昔坐在禮堂后排,手指悄悄交纏,在演講稿背面畫著想象中的海邊別墅。
“最后,”校長突然提高了聲音,“我想請兩位同學上來分享一下備考心得。邱桐,喬昔,能上來嗎?”
我們驚訝地對視一眼,在全校師生的注視下走上講臺。喬昔先開口,聲音清脆響亮:“我的心得很簡單——找個靠譜的學習伙伴?!彼{皮地沖我眨眨眼,“比如邱桐?!?
臺下響起善意的笑聲和掌聲。輪到我時,我說:“找到目標很重要。我和喬昔約定了要上同一地區的大學,這個共同目標讓我們互相督促,一起進步?!?
“還有,”喬昔補充,眼睛閃閃發亮,“記得適當放松。我們每周末都留出半天時間,什么都不學,就聊夢想和未來?!?
這個意外的分享環節成了動員會的高潮。會后,好幾個學弟學妹來找我們取經,問我們如何平衡學習和友情。看著他們好奇的眼神,我突然意識到——我和喬昔的故事,或許也能給別人帶來一點勇氣和希望。
高考前三天,學校放假讓我們自行調整。我和喬昔約在秘密基地見面,帶著復習資料和 picnic午餐。歪脖子樹比去年更加粗壯,墻頭上的刻痕“Q&T”已經被新長的樹皮覆蓋了一半,但我們依然能輕易找到它的位置。
“最后一次復習了,”喬昔攤開筆記本,“明天開始我要徹底放松,什么也不看。”
我們互相抽查了一些重點知識點,然后收起書本,享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微風拂過樹梢,帶來遠處花園的芬芳。喬昔靠在我肩上,輕聲哼著一首不知名的歌謠。
“緊張嗎?”我問。
“有點,”她老實承認,“但更多的是期待。就像站在跳板上,既害怕又迫不及待想跳下去。”
這個比喻很貼切。高考確實像一個巨大的跳板,我們將借此躍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而這一次,我們不再是孤身一人。
“無論結果如何,”我握住她的手,“我們都會一起面對。”
喬昔點點頭,從口袋里掏出兩個小盒子:“給你的?!?
盒子里是一對精致的銀色手鏈,上面各掛著一顆小星星。“提前的畢業禮物,”她解釋道,“我的星星上刻著'Q',你的是'T'?!?
我幫她戴上手鏈,陽光下,小星星閃閃發亮,像一個小小的承諾。喬昔突然舉起手腕,與我的相碰:“星辰為證,我們的約定不變?!?
“星辰為證,”我輕聲重復,“永遠不變。”
回家的路上,夕陽把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喬昔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天空:“看,第一顆星星。”
暮色漸濃的天幕上,確實有一顆星星在閃爍,孤獨但明亮。很快,第二顆、第三顆相繼出現,直到整個夜空繁星點點。
“我們的星星也在那里,”喬昔指著天空的某處,“即使看不見,它們也永遠相連?!?
這個美麗的想象讓我心頭一暖。是啊,就像我們一樣,無論相隔多遠,都被無形的引力緊緊相連,共同在浩瀚宇宙中閃爍。
高考前的最后一晚,我收到喬昔的短信:“晚安,我的星光。明天考場見。PS:別忘了摸耳后的星星?!?
我摸了摸左耳后那個幾乎看不見的紋身,微笑著回復:“晚安,我的陽光。明天見?!?
窗外,夏夜的風輕輕吹拂,帶著花香和遠方海洋的氣息。明天,我們將迎來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在一百天后,我們將站在真正的海邊,看著朝陽從海平面升起,開啟全新的篇章。這個認知讓我心中充滿平靜——因為我知道,無論前路如何,我們都將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