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報告(2020):聚焦醫養結合
-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主編 楊一帆 張勁松等著
- 1926字
- 2021-04-23 19:20:01
第六節 結語
醫養結合作為“健康中國”戰略下實現健康老齡化目標的重點內容和重要途徑,可以有效規避養老機構與醫院之間資源割裂的狀態。養老機構可以整合醫院的醫療資源,提高為老年人服務的能力,醫院可以樹立社會公益形象,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及醫療服務的覆蓋面。但目前,醫養結合發展程度和水平需要繼續提升,廓清生態秩序。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共同推進,一方面,需要以政策、金融、人才、技術、數據、資本、運行機制等供給要素,構筑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有效運行的框架,加大數字智慧醫養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切實提高居民收入,加快推進長期照護保險工作,以保障醫養結合服務需求者獲得服務的購買能力。以老年人需求為引導,才能構建更加科學、規范、有效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實現醫養結合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1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2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3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4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5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6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7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8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9

附表 近年來醫養結合政策梳理-續表10

[1]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般項目(18BZZ044)的階段性成果;四川省科技項目(20RKX0748)的階段性成果。
[2] 國家衛健委:《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7歲,健康預期壽命68.7歲》,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7_30_511487.shtml。
[3]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EB/OL],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02/content_5142197.htm,2017-02-28。
[4] 武玲娟:《農村老年人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山東省數據》,《山東社會科學》2018年第8期,第97~103頁。
[5] 孫曉風:《人口老齡化下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探索》,《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年第21期,第29~32頁。
[6]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計生委等部門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20/content_10328.htm,2015-11-20。
[7] 包世榮:《國外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第58~63頁。
[8] 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gk/wj/2019-09/20190900019848.shtml,2019-10-10。
[9] 包世榮:《國外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第58~63頁。
[10] 崔瑋:《滿足老年人更多養老期待》,《中國人口報》2020年1月17日。
[11] 參考本書第二章“我國醫養結合政策現狀分析”。
[12] 趙曉菲、王穎博:《社區醫養結合困境及對策研究》,《勞動保障世界》2019年第21期,第27~28頁。
[13] 仇艷敏、劉國蓮、何旭文、牛萌、劉赟赟、鄭連花:《銀川市社區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年第4期,第7~8頁、第17頁。
[14] 孫瑞玲:《醫養結合社會實踐現狀與發展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9年第29期,第177~179頁。
[15] 申俊龍、申遠、王鴻江:《健康老齡化視域下“醫養結合”模式研究》,《經濟理論與實踐》2019年第9期,第15~19頁。
[16] 杜彥、李玲、陳婉倩、李金韓、張貴玉:《醫養結合服務供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智庫時代》2019年第27期,第22~23頁。
[17] Wang,D.,Zhang,H.,Ren,H.,“Qualitative Analyses of Lived Experience for Residents in the Elderly Care Departments at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s in Southwestern China”,Health Soc Care Community,2018(1),pp.164-172.
[18] 隋雨熒、阮云軍、吳塞珠:《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研究進展及我國現狀》,《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9年第3期,第287~289頁。
[19] 王仁德:《農村醫養結合養老的發展困境及對策建議》,《安徽農業學通報》2019年第15期,第7~19頁。
[20] 王洪娜:《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服務效率及其影響因素》,《重慶社會科學》2020年第5期,第129~140頁。
[21] 黃英君、彭瑤:《養老金融視閾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探索與發展》,《西南金融》2017年第12期,第59~65頁。
[22] 參考本書第五章“醫養結合資金要素的發展現狀與分析”。
[23] 高振峰:《醫養結合發展現狀、困境與優化措施》,《勞動保障世界》2019年第33期,第31~33頁。
[24] 趙曉芳:《積極老齡化視角下的“醫養結合”:理念、邏輯與路徑》,《社會福利》2019年第12期,第22~30頁。
[25] 參考本書第二章“我國醫養結合政策現狀分析”。
[26] 高振峰:《醫養結合發展現狀、困境與優化措施》,《勞動保障世界》2019年第33期,第31~33頁。
[27] 張瑾:《我國醫養結合政策分析與完善》,《社會治理》2019年第4期,第38~45頁。
[28] 孫瑞玲:《醫養結合社會實踐現狀與發展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9年第29期,第177~179頁。
[29] 叢志強、邢宇雙、李琳、劉天寶、王燁興:《基于個體差異的“互聯網+”居家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平臺構建的實證研究》,《國際感染學》2019年第1期,第247~248頁。
[30] 付誠、韓佳均:《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經濟縱橫》2018年第1期,第28~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