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中長期經濟增長的國際經驗

高增長經濟放緩的國際經驗研究要回答兩個問題,一是高增長經濟是否和何時出現增長率急劇下降或臺階式下降的情況;二是影響增長率何時出現急劇下降的因素與特征,這些特征將有助于判斷預測增長率下降的時點。從研究方法上看,一類國際經驗研究是對典型國家的經驗總結。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根據日、韓、德等國的情況得出成功追趕型國家在人均GDP達到1萬國際元后將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的結論。基于典型國家的研究,數據要求量較少,較易開展,但結論易受到樣本國家特殊情況的影響,較少具有普遍意義。同時由于樣本較少,結論一般由直接觀察得出,不能進行統計檢驗,結論的可靠程度較低。另一類國際經驗研究是對大樣本的統計計量分析,結論經統計檢驗可靠性高,具有普遍意義。但大樣本長時期的數據可得性較差,同時指標在不同國家間的可比性往往存在問題。考慮到研究方法的優劣和數據的可得性,我們主要基于國際較為公認的conference board世界經濟數據庫(前身為麥迪遜數據庫)進行大樣本統計計量分析,并綜合整理國內外以往的相關研究結果,得到有關高增長經濟放緩的一般性規律。

一 高增長經濟體在中高收入階段增速明顯放緩是一個普遍現象

我們利用conference board世界經濟數據庫對125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125個國家中,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達到1萬國際元(1990年美元)且經歷過3.5%以上高增長的國家有36個。在這36個國家中,有34個都經歷過經濟增長率急劇下降[1],出現概率高達94.4%。在經濟增速放緩前后經濟增長率平均由6.5%下降到0.2%,經濟增長率下滑平均6.3個百分點。出現經濟增速急劇放緩時,人均GDP約為11000國際元,中位數為9500國際元。但圍繞均值,出現經濟增速放緩時的人均GDP有很大的波動區間,5000國際元以下出現經濟增速急劇放緩的占14.4%,5000~10000國際元時占40.4%,10000國際元及以上時占45.2%。絕大多數經濟增速急劇放緩出現在4000~15000國際元,約占全部國家的3/4。

圖2-1 高增長經濟體GDP增速出現明顯下降時的人均GDP分布

如果以經濟發展的相對水平衡量,則高增長經濟體的人均GDP平均達到領先國家(美國)56%的水平時出現經濟明顯減速。具體來看,高增長經濟體在達到領先國家30%以后,經濟出現減速的可能性開始明顯上升,在達到50%和80%兩個時點時,經濟出現急劇減速的可能性最大。

以上情況表明,高增長經濟體在達到中高收入階段后出現增速明顯放緩是一個普遍現象。

圖2-2 高增長經濟體GDP增速出現明顯下降時的人均GDP占美國比重分布

二 經濟增速放緩主要是由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放緩所致

從增長核算角度來看,高增長經濟體的增速放緩主要是由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放緩所致。Eichgreen等人的計量結果表明,就平均情況而言,在經濟增速放緩前后資本存量增長的貢獻由2.4%下降到1.79%,勞動力投入增長的貢獻由0.89%下降到0.86%,而人力資本增長的貢獻由0.44%上升到0.51%,變化最大的是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由之前的3.04%下降到0.09%。也就是說經濟增長率下降的85%都是由全要素生產率下降引起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之所以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經濟的成熟度提高,由農業向工業的勞動力再配置進程結束或顯著減緩;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和領先國家的差距縮小,技術引進的效應降低。

三 影響經濟增速放緩出現時點的主要結構性特征

盡管高增長經濟體在中高收入階段出現增速明顯放緩是一個普遍現象,但出現經濟增速放緩的時點仍有很大的不同。如平均來看,高增長經濟體在11000國際元出現增速放緩,但實際上也有超過1/3的經濟體在超過11000國際元以后經濟才減速,超過15000國際元以后經濟才減速的經濟體比例為23%。是什么因素導致了不同經濟體出現經濟減速的時點不同呢?或者說一個經濟體具有何種特征時其經濟高增長持續的時間將更長?這里我們主要檢驗一些結構性特征的影響,如消費率、投資率、外貿依存度、城市化率、匯率低估程度、農業/工業產值和就業比重以及撫養比等。

根據計量檢驗結果,對經濟高增長可持續性有顯著影響的結構性特征有消費率、農業產值和就業比重、工業就業比重、外貿依存度、匯率低估程度以及撫養比等。這幾個因素可以解釋經濟減速時人均GDP變化的95%。各結構性特征和經濟減速時的人均GDP關系如下:消費率越高,經濟減速時的人均GDP水平越低,這是由于高消費率經濟中資本供給的增長潛力受到限制;農業產值比重越高,經濟減速時的人均GDP水平越低,這是由于農業占重要地位的經濟增長潛力較小;農業就業比重越高,經濟減速時的人均GDP水平越高,這里由于高比重的農業就業能夠提供更多地可供轉移的勞動力,勞動力再配置效應就越強,從而更長時間的支撐經濟增長;工業就業比重越高,經濟減速時的人均GDP水平越低,工業就業比重高意味著工業就業繼續上升的空間減小,來自勞動力再配置的效應相應減弱;外貿依存度越高,經濟減速時的人均GDP水平越高,外貿依存度高意味著一個經濟體能夠更多地利用國際資源與市場,因而其高增長的持續期將更長;匯率低估程度越高,經濟減速時的人均GDP水平越低,過度依賴匯率低估導致增長潛力過早地被耗竭,因而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較差;撫養比越高,經濟減速時的人均GDP水平越低,撫養比高意味著勞動力增長與儲蓄率提高的可能性都小,從而經濟高增長的可持續性降低。


[1] 我們使用此類研究常用的急劇下降定義,即任一時點上在其之后7年平均經濟增長率比之前7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降低2個百分點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南川市| 五常市| 广南县| 新平| 伊宁市| 中宁县| 保靖县| 济阳县| 依安县| 麻城市| 凤凰县| 江阴市| 安图县| 乌苏市| 原阳县| 葫芦岛市| 双辽市| 岚皋县| 九江市| 兴海县| 巩义市| 博客| 招远市| 马边| 辉南县| 南昌县| 昭平县| 彰化县| 庆元县| 全州县| 深水埗区| 文登市| 江达县| 尚志市| 和静县| 福海县| 西昌市| 邻水| 嘉黎县|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