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產業集群模塊化發展的協調機制
- 陶春峰
- 5字
- 2021-04-23 18:38:33
第一章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
進入21世紀,世界旅游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支柱產業和品牌名片。《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2016年末更是出臺了《“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這都將促進作為現代服務業排頭兵的旅游業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體系,走向國民經濟建設的前沿,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2011~2015年,我國旅游業對社會就業綜合貢獻度達到10.2%,僅2015年,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就達到10.8%。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游客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使旅游業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得到調整和完善:從以旅行社為核心的粗放式“委托—代理”模式,發展到服務共同對象的旅游服務供應鏈,進而升級為由各相關產業聚集而成的旅游產業集群。由于旅游業對GDP的貢獻顯著,眾多地區的旅游開發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在旅游產業集群朝著精深方向縱深發展時,與之相關聯的信息技術在不斷升級,大數據在旅游業管理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由于旅游系統自身的復雜性、個別社區的保護主義,以及游客需求的動態性特點,旅游產業集群在發展中出現了一些較難克服的問題,如集群內企業自身風險抵抗能力弱、創新能力不足、缺乏系統品牌意識;集群的信息網絡平臺搭建不完善,分工協作效率不高;集群內的企業與企業之間、集群內部與外部的企業之間存在無序競爭等。
模塊化思想及其理論雖然起源于工業領域,但它能夠激發企業的內在創新動力,并有利于從系統科學的角度解決復雜問題。所以將模塊化發展思想引入旅游業,促進企業間的競合,可為旅游產業集群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機制保障。
由于模塊化具有集中資源的特點,能夠促進各地快速地把相應的人文資源與自然景觀進行整合,因此運作效果日益突出。但很多景區在簡單地進行模塊化復制時,往往會忽視產業集群中相關合作方的利益沖突,導致產業模塊化的效率不高,從而制約了旅游合作向更深層次推進。
為了有效應對旅游產業集群模塊化發展中出現的這些困境,首先需要政府加強對旅游業的引導和管理;其次要實現對模塊化發展中信息的有效控制;最后要建立模塊間綜合利益分配機制,并依據參與度進行利益分配。因此,旅游產業模塊的利益協調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痛點,也是本書研究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