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篇 《澳門基本法》條文的形成

1989年11月20日,起草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專題小組的決定》[1],決定設立五個專題小組,分別為:(1)中央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系專題小組(簡稱“中央與特區關系小組”),負責草擬包括序言、總則、澳門特別行政區對外事務、《澳門基本法》的解釋和修改以及附則;(2)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專題小組(簡稱“居民權利和義務小組”);(3)政治體制專題小組(簡稱“政治體制小組”);(4)經濟專題小組(簡稱“經濟小組”);(5)文化與社會事務專題小組(簡稱“文化與社會事務小組”),包括區旗、區徽圖案。專題小組的主要任務和職責是就基本法的有關章節的起草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報告和草擬條文。此后,基本法起草工作進入了草擬條文的階段。

1990年3月,應《澳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的邀請,《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內地委員赴澳門調查研究,在十多天的時間里,內地草委和當地草委一道,廣泛接觸了澳門社會各界人士,先后同各方面的代表600多人舉行25次座談,聽取了他們對起草《澳門基本法》的意見和建議。[2]經過5個月的工作,各專題小組就各章的原則和主要內容達成共識,提出了工作報告。

第一步,草擬《澳門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見稿(討論稿)》。1990年6月7日,第四次全體會議對各專題小組的初步意見進行討論。各小組對一些社會關注的問題提出了初步看法,基本形成了一些關注的焦點問題。1990年12月,第五次全體會議討論了各小組草擬的討論稿文本。1991年4月,第六次全體會議繼續討論了各小組草擬的討論稿文本。

第二步,形成《澳門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見稿》。1991年7月,第七次全體會議討論了《澳門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和開展征詢工作的決定》,[3]明確從1991年7月中旬至11月中旬開展為期四個月的征詢意見工作。

第三步,提出《澳門基本法(草案)》。1992年3月5日,第八次全體會議討論了專題小組和社會各界對《澳門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的修改意見。各專題小組根據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對《澳門基本法(草案)》的有關章節做了100多處的修改,[4]提出了《澳門基本法(草案)匯編稿》。經全體會議討論和審議通過,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澳門基本法(草案)》,并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征詢意見工作。

第四步,完成《澳門基本法(草案)》。1993年1月,第九次全體會議審議了基本法草案稿的修改,并審議通過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草案)》以及《關于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決定》。

以下按此順序介紹《澳門基本法》條文的起草和形成過程。


[1] 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文件匯編》,第41頁。

[2] 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文件匯編》,第48頁。

[3] 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文件匯編》,第186頁。

[4] 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文件匯編》,第192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台江县| 静安区| 北碚区| 马山县| 古丈县| 枣庄市| 湖州市| 平罗县| 增城市| 株洲市| 松阳县| 苏尼特左旗| 巴彦淖尔市| 张家川| 广安市| 抚宁县| 会理县| 阿拉善右旗| 绵竹市| 阜宁县| 名山县| 鄂托克前旗| 湘乡市| 梁平县| 塘沽区| 南靖县| 安塞县| 乌拉特中旗| 抚州市| 宣威市| 天全县| 皮山县| 焉耆| 榆中县| 寿宁县| 庆安县| 四平市| 祁门县| 五寨县|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