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兩漢言說資料匯編
- 張勇 孫敬華 任群英
- 671字
- 2021-05-11 18:09:12
凡例
一、本書輯錄先秦兩漢與言說問題有關的資料,為中國古代言說問題及小說言說研究提供基本讀本和參考文獻。
二、本書輯錄范圍涉及先秦兩漢經學、諸子、史學、集部著作中涉及言說問題的相關文字。經學取材以《十三經》為主,兼及《春秋繁露》《說文解字》《釋名》《爾雅》等。諸子著作主要有《荀子》《老子》《莊子》《商君書》《韓非子》《墨子》《公孫龍子》《慎子》《六韜》《管子》《呂氏春秋》《六韜》《司馬法》《尉繚子》《鄧子》《鬼谷子》《新語》《淮南子》《鹽鐵輪》《法言》《新序》《說苑》《西京雜記》《論衡》《白虎通》《潛夫論》《政論》《昌言》《申鑒》《中論》《風俗通義》《獨斷》等。史著包括《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后漢書》《列女傳》《吳越春秋》等。集部有《賈誼集》《蔡邕集》等。
三、本書先秦兩漢言說資料的編撰按照經、史、子、集的順序排列。
四、先秦兩漢之后的經學注疏、諸子著作注釋、史著注釋等,對于難解的原文有幫助理解作用的,盡管超出時代范圍,但在所輯錄經學、諸子、史著原文之后適當加以采輯,以方便讀者。
五、對于輯錄著作的版本,原則上采用通行本,一般是獲得學界較高認可度的,學界普遍使用,相關專業出版社出版的整理或影印古籍。
六、對于所引材料,本書均取自原文,注明作者、卷數,所依據版本,同一部書,只在首次出現時注明一次版本信息,以后不再注明,但卷數、篇名不同者,仍然注明。
七、由于本資料匯編采用簡體字出版,出版社也有相應規定和要求,故古籍原文中的異體字和通假字都盡量改成了通用字。
八、所編資料卷目、數字等標注方式依所使用版本而定,盡量與原書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