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春秋穀梁傳注疏》[9]

卷第二(隱公四年至十一年)

(經傳)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傳曰:“言伐言取,所以惡也。”

(傳八年秋)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

卷第三(桓公元年至七年)

(傳元年春)繼故不言即位,正也。繼故不言即位之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繼故而言即位,則是與聞乎弒也。繼故而言即位,是為與聞乎弒,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已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無恩于先君也。

(經傳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言日言朔,食正朔也。

卷第四(桓公八年至十八年)

(經傳九年)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

(經傳十年)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侯、鄭伯來戰于郎。來戰者,前定之戰也。內不言戰,言戰則敗也。不言其人,以吾敗也。不言及者,為內諱也。

(經傳十二年冬)十有二月,及鄭師伐宋。丁未,戰于宋,非與所與伐戰也。不言與鄭戰,恥不和也。

(經傳十三年春)其言及者,由內及之也。其曰戰者,由外言之也。

(經傳十七年夏)不言其人,以吾敗也。不言及之者,為內諱也。

卷第五(莊公元年至十八年)

元年,春,王正月。繼弒君,不言即位,正也。

(傳元年春)不言氏姓,貶之也。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于道者,天絕之也;不若于言者,人絕之也。

(傳十年秋)中國不言敗,此其言敗,何也?中國不言敗,蔡侯其見獲乎?其言敗,何也?釋蔡侯之獲也。以歸,猶愈乎執也。

(經傳十七年)夏,齊人殲于遂。殲者,盡也。然則何為不言遂人盡齊人也?無遂之辭也,無遂則何為言遂,其猶存遂也。

(十八年春)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

卷第六(莊公十九年至三十二年,閔公元年至二年)

(經傳二十二年春)癸丑,葬我小君文姜。小君,非君也,不治其民,其曰君,何也?以其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陳人殺其公子御寇。言公子而不言大夫,公子未命為大夫也。

(傳二十三春)其不言使,何也?天子之內臣也。

(傳二十三夏)微國之君,未爵命者,其不言來,于外也。

(傳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陳,葬原仲。言葬不言卒,不葬者也。

(經傳三十一年夏)六月,齊侯來獻戎捷。齊侯來獻捷者,內齊侯也。不言使,內與同,不言使也。

卷第七(僖公元年至五年)

元年,春,王正月。繼弒君不言即位,正也。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救不言次,言次非救也。非救而曰救,何也?遂齊侯之意也。……其不言曹伯,何也?以其不言齊侯,不可言曹伯也。其不言齊侯,何也?以其不足乎揚,不言齊侯也。

(傳二年春)則其不言城衛,何也?衛未遷也。其不言衛之遷焉,何也?不與齊侯專封也。其言城之者,專辭也。故非天子不得專封諸侯,諸侯不得專封諸侯,雖通其仁,以義而不與也,故曰仁不勝道。

(經傳三年夏)夏,四月,不雨。一時言不雨者,憫雨也。

卷第八(僖公六年至十八年)

(經傳六年)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病鄭也,著鄭伯之罪也。

(傳八年秋)用者,不宜用者也。致者,不宜致者也。言夫人必以其氏姓,言夫人而不以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辭也,非正也。

(傳十四年夏)來朝者,來請已也。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以病繒子也。

(傳十六年春)稱公弟叔仲,賢也。大夫不言公子、公孫,疏之也。

(經傳十七年)夏,滅項。孰滅之?桓公也,何以不言桓公也,為賢者諱也。

(經傳十八年夏)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于甗,齊師敗績。戰不言伐,客不言及,言及,惡宋也。

卷第九(僖公十九年至三十三年)

(傳二十二年冬)倍則攻,敵則戰,少則守,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經傳二十六年冬)冬,楚人伐宋,圍閔。伐國不言圍邑,此其言圍何也?

(傳二十八年夏)公朝于王所。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傳二十八年冬)言曰公朝,逆辭也,而尊天子。會于溫,言小諸侯。溫,河北地,以河陽言之,大天子也。……晉人執衛侯,歸之于京師,此入而執,其不言入,何也?不外王命于衛也。歸之于京師,緩辭也,斷在京師也。

卷第十(文公元年至八年)

(傳二年春)不言公,處父伉也。為公諱也。……何以不言公之如晉?所恥也。出不書,返不致也。

(傳六年冬)晉殺其大夫陽處父。稱國以殺,罪累上也。襄公已葬,其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君漏言也。上泄則下暗,下暗則上聾,且暗且聾,無以相通。……君漏言也,故士造辟而言,詭辭而出。

卷第十一(文公九年至十八年)

(經傳九年春)二月,叔孫得臣如京師。京,大也。師,眾也。言周必以眾與大言之也。

(傳十一年冬)然則何為不言獲也?曰:古者不重創,不擒二毛,故不言獲為內諱也。

(傳十二年冬)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稱帥師,言有難也。

(傳十四年秋)九月甲申,公孫敖卒于齊。奔大夫不言卒,而言卒,何也?為受其喪,不可不卒也,其地于外也。

卷第十二(宣公元年至十八年)

(經傳元年春)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其不言氏,喪未畢,故略之也。其曰婦,緣姑言之之辭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

(經傳元年夏)六月,齊人取濟西田。內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為賂齊也。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之口,緩辭也,傷自牛作也。

(經傳)七年,春,衛侯使孫良夫來盟。來盟,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國與之。不言其人,亦以國與之。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卷第十三(成公元年至八年)

(經傳元年春)無冰,終時無冰則志。此未終時而言無冰,何也?

(傳七年春)不言日,急辭也。

八年,春,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歸之于齊。

卷第十四(成公九年至十八年)

(傳九年秋)晉欒書帥師伐鄭,不言戰,以鄭伯也,為尊者諱恥。

(傳十二年春)言其上下之道,無以存也。上雖失之,孰敢有之?今上下皆失之矣。

(經傳十二年)秋,晉人敗狄于交剛。中國與夷狄不言戰,皆曰敗之。夷狄不日。

十有三年,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乞,重辭也。古之人重師,故以乞言之也。

卷第十五(襄公元年至十五年)

(傳五年夏)叔孫豹、繒世子巫如晉。外不言如,而言如,為我事往也。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莒人伐我東鄙,圍邰。伐國不言圍邑,舉重也,取邑不書。圍,安足書也!

卷第十六(襄公十六年至三十一年)

(經傳二十五年)夏,五月,乙亥,齊崔杼弒其君光。莊公失言,淫于崔氏。

(傳二十七年夏)衛殺其大夫寧喜,稱國以殺,罪累上也。寧喜弒君,其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嘗為大夫,與之涉公事矣。

(傳三十年秋)外夫人不書葬,此其言葬,何也?吾女也。卒災,隱而葬之也。

(傳三十年秋)晉人、齊人、宋人、衛人、鄭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會于澶淵,宋災故。會不言其所為,其曰宋災故,何也?不言災故,則無以見其善也。

卷第十七(昭公元年至十三年)

(傳四年秋)執齊慶封,殺之。此入而殺,其不言入,何也?慶封對乎吳鐘離,其不言伐鐘離,何也?不與吳封也。慶封其以齊氏,何也?為齊討也。靈王使人以慶封令于軍中曰:“有若齊慶封弒其君者乎?”慶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曰:“有若楚公子圍,弒其兄之子而代之為君者乎?”軍人粲然皆笑。

(昭公五年夏傳)夏。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以者,不以者也,來奔者不言出。及防茲,以大及小也。

(傳十三年夏)自晉,晉有奉焉爾。歸而弒,不言歸。言歸,非弒也。歸一事也,弒一事也,而遂言之,以比之歸弒,比不弒也。

卷第十八(昭公十四年至三十二年)

(經傳十四年冬)冬,莒殺其公子意恢。言公子而不言大夫,莒無大夫也。

(傳二十二年夏)王室亂,亂之為言,事未有所成也。

(傳二十三年秋)中國不言敗,此其言敗,何也?……其言敗,釋其滅也。

(傳二十五年秋)九月,乙亥,公孫于齊。孫之為言猶孫也,諱奔也。

(傳二十五年冬)十有二月,齊侯取鄆。取,易辭也。內不言取,以其為公取之,故易言之也。

(傳二十六年春)以齊侯之見公,可以言至自齊也。居于鄆者,公在外也。

(二十六年夏)夏,公圍成。非國不言圍,所以言圍者,以大公也。

(經傳三十一年夏)晉侯使荀櫟唁公于干侯。唁公不得入于魯也,曰:“既為君言之矣,不可者意如也。”

(經傳三十一年)冬,黑肱以濫來奔,其不言邾黑肱,何也?別乎邾也。其不言濫子,何也?非天子所封也。來奔,內不言叛也。

卷第十九(定公元年至十五年)

元年,春,王。不言正月,定無正也。定之無正,何也?昭公之終,非正終也。定之始,非正始也。昭無正終,故定無正始。不言即位,喪在外也。

(經傳二年)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言新,有舊也。

(傳四年冬)為是興師而伐楚,何以不言救也?救大也。……何以不言滅也?欲存楚也。

(傳五年春)不言歸之者,專辭也,義邇也。

(傳十三年冬)晉趙鞅歸于晉,此叛也,其以歸言之,何也?貴其以地反也,貴其以地反,則是大利也,非大利也,許悔過也,許悔過,則何以言叛也?以地正國也。以地正國,則何以言叛?其入無君命也。

(傳十五年夏)邾子來奔喪,喪急,故以奔言之。

卷第二十(哀公元年至十四年)

(傳元年夏)子之所言者,牲之變也,而曰我一該郊之變而道之,何也?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系牲,十一月、十二月牲雖有變,不道也。

(傳六年秋)陽生入而弒其君,以陳乞主之,何也?不以陽生君荼也。其不以陽生君荼,何也?陽生正,荼不正。不正則其曰君,何也?荼雖不正,已受命矣。入者,內弗受也。荼不正,何用弗受?以其受命,可以言弗受也。

(傳七年秋)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其言來者,有外魯之辭焉。

(傳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也?昭公夫人也。其不言夫人,何也?諱取同姓也。

(經傳)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引取之也,狩地不地,不狩也。非狩而曰狩,大獲麟,故大其適也。其不言來,不外麟于中國也。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國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沈丘县| 长寿区| 县级市| 监利县| 奎屯市| 金湖县| 吉木乃县| 汤原县| 兴海县| 凤山县| 新闻| 米易县| 古丈县| 鄂尔多斯市| 保定市| 武陟县| 兴义市| 都兰县| 萨嘎县| 施秉县| 永州市| 荣昌县| 大渡口区| 南溪县| 咸丰县| 海宁市| 定襄县| 内黄县| 三明市| 澜沧| 隆林| 昭苏县| 无棣县| 松溪县| 磴口县| 景谷| 城固县| 邵武市| 泸西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