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本研究的突破點和創新之處

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倫理,在國內外理論研究中分屬于不同研究領域,盡管出現了“利益相關者理論與企業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與企業倫理”和“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等融合性的研究成果,但是以“利益相關者作為邏輯主線”將社會責任和企業倫理融合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見,學術界沒有對利益相關者理論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的作用,特別是沒有對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企業倫理的價值意義給予足夠的重視,其工具性和功能性還沒有得到認可。本書希望從重點和難點問題入手解決,形成相關的創新成果。

(一)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書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分為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兩類。

(1)重點問題。本書研究的重點是從利益相關者理論研究的視角,對企業形象與倫理進行研究,其中包括三個重要領域。一是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內在理論構成研究。這包括利益相關者研究范式、價值屬性、研究模式、戰略管理。二是利益相關者理論在企業理論中的價值確認研究。一般認為利益相關者理論作為方法論在企業倫理中得到應用和發展,但是,僅僅屬于方法論層面的價值嗎?縱觀企業理論發展歷史,一定會發現只有當利益相關者理論從管理學領域被引入企業倫理中,企業倫理的應用倫理價值才會凸顯出來。因此,對作為方法論意義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在經濟理論中進行實體研究,即將利益相關者理論作為企業倫理中的基本范疇、范式、內容進行研究,形成的企業倫理和核心概念都將有較高的理論價值。三是企業與利益相關者關系中的倫理內容。交易成本奠定了經濟領域企業存在的意義,這自然成為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邏輯結果。當利益相關者理論被企業倫理認可后,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社會關系一定是倫理關系,對這些倫理關系的研究構成企業形象中的重要內容。

(2)難點問題。本書研究的難點很多,概括起來有四點。一是利益相關者理論與企業倫理的融合背景和發展溯源研究。任何理論形成都有其經濟文化和學術理論背景,利益相關者理論與企業倫理原本分屬于兩個獨立研究領域,是什么樣的學術背景推動和促使利益相關者理論跨域進入企業倫理領域?進入后產生了什么理論影響?二是利益相關者理論與企業社會責任關系研究。在許多企業倫理成果中,將企業社會責任與利益相關者理論并列使用,這兩者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內在邏輯?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主體間性表現,必須回歸其本質意義。三是將企業倫理與個人作為倫理主體的關聯性研究。企業主體性決定企業倫理存在的實踐基礎,也是企業形象與倫理建設的必要前提。企業作為虛擬化和人格化組織,借鑒個人倫理內容和形式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深入研究。四是企業倫理的哲學基礎和倫理原則研究。應用倫理是以倫理哲學為理論基礎的,企業形象與倫理作為應用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特定領域,需要哪些倫理哲學作為基礎和淵源?哪些倫理哲學能夠直接指導企業倫理理論建設?這是本研究中必須做出準確回答的問題,也是研究難點之一。因此,對于上述問題,從學理上進行梳理、區分和統一研究,做好學科內在規定性研究,這對于企業倫理學科發展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二)創新之處

通過以上對本書的研究背景、思路、內容、方法和重點難點分析,本書的創新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倫理研究,把利益相關者理論融入企業倫理,將利益相關者分析方法導入企業倫理研究并內化為主導性分析工具,彌補了企業倫理研究中的工具性不足,構建起了以“企業與利益相關者”倫理關系為主線的企業倫理研究路徑。以往的企業倫理研究,更多地注重倫理學和企業管理理論的融合,將倫理學的一般原理應用到企業管理實踐當中,缺乏有效的企業倫理分析工具,企業倫理內容也帶有較強的倫理學原理的痕跡。本書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基礎,適應從“以企業為中心”向“以企業和利益相關者為中心”的管理理論和實踐的轉型,采用獨特的研究視角,引入成熟的利益相關者分析方法,構建起科學化的研究分析路徑,突破以往企業倫理研究的學科限制,將利益相關者理論融入企業倫理主客體關系研究,極大地豐富了企業形象倫理的內涵,構建起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主線并貫穿于論文始終的企業倫理研究框架,形成了基于“企業”和“利益相關者”倫理關系的企業形象與倫理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2)第一次用責任范疇建立起利益相關者理論與企業倫理理論之間的聯系,使兩者成為整體性的有機體,并建立起了相關倫理價值規范體系。以責任為價值支點將利益相關者理論和企業倫理有機統一起來,首次建立起以“利益相關者”為起點,以“責任”為對象,以“主體論”“客體論”“基礎論”“管理論”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倫理研究框架。將利益相關者與企業倫理以責任聯系起來,形成了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以責任為中介的企業倫理研究過程,建立起以責任為核心的企業與利益相關者倫理關系,確立社會責任在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客體地位。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倫理研究,建立起系統化的“利益相關者理論—責任—企業倫理理論”中“倫理主體間性”、“倫理責任性”和“責任倫理性”內在邏輯關系和本質統一性,確立了“倫理哲學性”、“倫理規范性”和“道德表現性”的有機聯系,形成以企業和利益相關者為“倫理主體”,以社會責任為“倫理客體”,以倫理哲學為“指導原則”,以倫理模式為“道德體現”,以實現倫理管理為“實踐追求”的企業倫理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內容從學術層面解決了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倫理研究的歷史性和現代性的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發展性和創新性的統一。利益相關者理論既是企業倫理的方法論,也是企業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倫理關系是利益相關者理論研究的出發點,也是利益相關者理論研究的邏輯終點。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倫理關系,就是企業和利益相關者的主體關系,這一關系通過企業社會責任這一客體表現出來,當企業社會責任被納入企業倫理之后,責任關系就轉化為倫理關系,即責任倫理。企業以責任倫理落實來強化企業利益相關者管理,以倫理管理促進企業利益相關者管理倫理化發展。

(3)第一次探討了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倫理實踐方法,為當前中國企業道德建設提供了新的方案,對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將發揮積極作用。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倫理研究,揭示了企業和企業倫理功能的新價值,深化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倫理新認識,提煉出了企業倫理研究和實踐的轉型新理念。企業是利益共同體,也是信任共同體,企業與利益相關者在共同體中,共享和交換“利益資源”和“信任資源”;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倫理本質上就是企業倫理,企業倫理有助于企業降低交易費用,是對市場經濟中“不完備契約”的必要補充。利益相關者理論將企業與社會的關系具體化為企業與社會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把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倫理落到了實處,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和倫理責任就是企業對于利益相關者承擔的責任和倫理,即有限責任和有限倫理。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倫理在管理實踐中的具體實施。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倫理,體現為關愛倫理、平等倫理、尊重倫理、對話倫理和雙贏倫理的關系。書中提出,隨著利益相關者概念和理論被企業管理研究領域普遍接受及在實踐中得到廣泛采用,企業倫理正進入一個重要的轉型發展階段,即從企業的“單一倫理主體”轉向“企業和利益相關者”的“多元倫理主體”,從企業的效率至上路徑選擇和利潤至上的目標追求,轉向企業和利益相關者的公平與效率路徑及共創價值的目標追求。隨著利益相關者自主性日益增強,企業形象與倫理研究和實踐,已經處于一個新的變革和發展時期。

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倫理研究,長期以來一直在各自獨立的領域存在并發展,以利益相關者理論作為分析工具和邏輯主線,對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倫理理論進行研究,對于完善、豐富和創新企業倫理研究,對于深化利益相關者理論和優化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研究一定是有價值的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怀化市| 许昌市| 新乡市| 莱西市| 若羌县| 高安市| 陇西县| 榆树市| 台中市| 虹口区| 开封县| 柳州市| 麻栗坡县| 泾阳县| 河间市| 胶州市| 临桂县| 安龙县| 酒泉市| 元朗区| 禄劝| 农安县| 招远市| 桐城市| 商都县| 朝阳县| 绍兴市| 江西省| 永城市| 莱西市| 安新县| 呼伦贝尔市| 黄石市| 屯留县| 邢台市| 永平县| 新晃| 饶平县| 穆棱市| 宣城市|